莫西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2章 清盘,昭娇,莫西凡,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发愁呢…
方亦舒一到刑部,昭娇就收到消息了。
“皇上限期三天,若无真凭实据,便也只能到方景荣结案,长公主特意去一趟,说了那些话,提前规避了风险,就算方景荣说了什么,她也能辩解一二,除非,方景荣手里有让长公主无法辩驳的铁证…丫头,你这一盘棋最后一字打算落在何处?”
吉叔带着状元郎和榜眼去看藏书,昭娇和两位老人还有二位姜家大爷在书房说话。
没了外人,姜老爷子也不藏着掖着。
昭娇也不矫情,老人家面前十分有礼。
“倒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见机行事。”
“那你这次可是挖着个泥潭子了,夙默那小子离京之前,让他大舅帮着查了查宏江水坝、虞山那边修缮工事时的情况,昨儿个,去往这两地的人正好赶回来了,打听到一些事,或许能帮着刑部在三天内把这案子审清楚,所以老朽问你最后一子预备落在何处。”
昭娇微顿了下,老人家的意思是…指哪儿打哪儿?
“能…证实殷翎…涉案?”
老人家点头,“不仅是她,还有离亲王!也就半个朝堂吧。”
所以,她若是真想方景荣的案子,那就等于是要动大昭朝堂的半匹江山,她此时能应付吗?
昭娇和段暄真缓缓互看了一眼,倒吸了口凉气,他们已经想到了,这里头必然牵涉很广,却没想到会牵涉这么广…半个朝堂…
“大舅,能说说吗?”
昭娇一脸凝重望着姜家大爷。
倘若真是如此,她真的慎重考虑,并非不敢,而是局势不对,此时还不知益州那边具体情况如何,若只是民变还好,若是兵变或是其他,朝局再不稳,那势必会造成连锁反应,一个不好就是一场动荡。
姜家大爷将打听到的情况详细告知。
朝廷一件工事,约莫花费国库三年甚至更多的收入,但实际用在工事开支上的不足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则是被层层剥削,这里头就涉及到一连串贪腐的官员,这还只是其中的问题之一,更严重的是改道多数情况并非为了辩解或是节省开支,而是为了变相侵占良田,更甚者,是在开凿中途发现矿山被某些人据为私有,为此改道,总之,一件工事下来,百姓不但没有受惠,反是苦不堪言。
“……征集帮工,朝廷造价时是有这笔费用开支的,可到了下面是如何操作的,是沿途各户人家抽一个壮丁或两个壮丁,抵扣一定的赋税就打发了,可朝廷有规定,工事所经之地,工事期间造成影响…是免征赋税的,等于这笔钱也不知去向…这里头的弯弯道道可太多罗…”
姜家大爷说着摇头轻叹,百姓最是好糊弄,他们只要日子过得去,多半就图个安生,这些人一般也不会做得太绝,比如占用田地,会有一定的补偿银子,也做了账,但是这笔银子,明显是糊弄百姓,只是实际价格的四分之一,再给对方划一些不太好的耕地,朝廷办事,还有补偿,多数百姓是反应不过来去计较的,多是私下里抱怨埋怨几句,而且当地的官府从上至下,几乎就没有清白的。
那些不肯同流合污的,也都被各种理由调任或是被迫辞官。
“造福于民的工事,却成了愚弄百姓祸害百姓的戏台子,他们一个个欺上瞒下做得这些事…大舅,照这么说,那些工事极有可能都存在问题,偷工减料怕也少不了,私改设定路线,恐怕也存在巨大隐患,这几年可出过事?”
昭娇想得远,急切问着。
“这倒暂时没有,但以后难说,工事修完这几年,那一片算是风调雨顺,不过难保以后不出问题,但是时间久了再出问题,他们也有各种借口逃脱…”
昭娇听得莫名冒火。
“外祖父,我这盘棋,没有最后一子,继续下,直到…清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