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我为“阿公”办事
凌晨吃早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7章 我为“阿公”办事,魂穿成男神的飞机杯笔趣阁小说,凌晨吃早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帮人代购,成箱成箱往内地寄,真是有点过火了。</p>
好在,梁漫平不分管D纪,专门就文章,提笔撰写了一篇报告,跟着电报一起拍回内地。</p>
他再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用私人电话,照着黄皮电话本上的号码,拨出电话道:“尹生啊,有时间吗?”</p>
尹照棠正在杂志公司的会议室里,站在主位上,朝在场的主编们压手,示意众人安静。</p>
总编辑马超辉,副总编贾明共七人,齐齐收声。</p>
尹照棠温声道:“平哥,在外边饮茶,要不要过来?”</p>
</p>
</p>
</p>
</p>
</p>
</p>
</p>
“不用啦,贵司报纸上胡议员的文章很不错,能不能再细化一下。把长篇大论的理论,凝缩为几句话,加大传播度。”梁漫平问道。</p>
政策文章的开篇,一定是要细致入微,向社会各界阐述清楚观念。当获得社会一定程度的支持后,便可精炼凝缩,形成几句话的标语,快速把影响力铺开。</p>
梁漫平的来电,已证明《支持港人支持》在政治上获得内地认可。</p>
在当前阶段,内地已提出“一国两制”的自治设想,英方用“港人治港”,“港英善治”的口号来夺治权。</p>
内地是一口回绝,绝无妥协余地。但如何让港人信服,制造出国家认同,政治共识,还需要一个政治理论。</p>
政治需要共识,共识代表团结,团结方有力量!</p>
港岛有力量,未来才有发展。</p>
历史上,内地就是“借壳上市”,拿了“港人治港”的解释权,收下了英方塑造的共识,凝结出新的理论。</p>
因为都是“港人治港”,共识获得大部分市民群体的认同,所以,港岛虽有小乱,却无大事。</p>
并且,港人治港与一国两制的方针天生契合的。</p>
尹照棠料到会受内地褒奖,却没想到梁社长真敏锐,沉吟片刻,出声道:“冇问题,我刚好和编辑们已经讨论过。”</p>
“喔?”</p>
“有结果啦,行不行多聊两句!”梁漫平有心做回编审。</p>
尹照棠道:“三大问题,三大原则,,把彻底成型的政策推行下去。其中三大论述竟有一大是来自本港政客,顿时使得胡博超大红大紫。</p>
有新华报出面鼓吹,港岛各路左派媒体,一拥而上,纷纷紧跟《港人治港》和《三大论述》进行造势。</p>
可千万别小瞧笔杆子的声势,影响力席卷商政各界,一时间不知多少力量,已经认可《港人治港》</p>
毕竟,三大论述里的另外两大,不是港人可以决定的,但唯有港人治港是港人可以决定的。</p>
内地和港岛本土派,有了一个坚定共识。港岛本土派有了精神指南,不知该怎么权衡利弊时,翻翻指南,照精神办咯。</p>
而且内地已经认可港人治港,港人还有必要参加中英谈判吗?</p>
冇必要了!</p>
管他是中还是英,港人都该治港!</p>
报纸论战,成功化解英方的“民意攻势”,意见领袖“钟圣元”的提议,忽然就被本土派所忽略。</p>
新界,上水围,小桃园酒家。</p>
这是乡间民宅改造成的酒楼,院子里种着两棵桃树,餐厅便是主人家的大厅。厨子、帮工、服务生是屋主一家四口,桃树下还趴着做课业的孩童。</p>
在内地几亿人还过着农民生活时,港岛乡下已有类似农家乐的业务。</p>
两天,梁漫平约尹照棠、胡博超二人吃饭。尹照棠提议叫上已有D内身份的廖志鸿,最后廖志鸿定在小桃园。</p>
大厅里,梁漫平竟起身敬酒,出声道:“阿棠,阿超,先敬你们两杯酒。照领导的讲话,港岛一定会回归,但繁荣与安定,你们两人当记一大功!”</p>
“特别是阿棠,没你的三大原则,港人思想上还得乱上一阵,好似无头苍蝇。”</p>
尹照棠跟他碰杯,笑着道:“都是为阿公办事!”</p>
廖志鸿乐道:“阿棠,你又拜新阿公啦?”</p>
胡博超举杯:“我只是敲敲边鼓,不敢居功.”</p>
梁漫平放下酒杯,感慨一声:“叫你当意见领袖,你当成精神导师了。假如你改行从政,97之后,肯定有人推荐你!”</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