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杀青晚会
嗷世巅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章 杀青晚会,女仆乖(H)调教跪趴1V1,嗷世巅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杀青晚会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干一杯……”</p>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p>
1991年6月22日,在经过84天的艰苦奋战后,十五集电视连续剧《天津卫》正式宣告杀青。</p>
当天晚上,在制片人阎晓铭的主持下,一场颇具电视台特色的‘杀青宴’,在津门电视台旗下的小剧场里正式召开。</p>
参与这场杀青宴的,除了剧组的主创人员外,还有电视台名下的艺术歌舞团,以及以副台长马原为首的电视台领导。</p>
宴会开始后,先是由四位领导陆续登台讲话,以‘继往开来’为题,肯定了剧组的辛苦和成绩,展望了制作中心未来的发展前景。</p>
随后歌舞团的人唱了一首祝酒歌,跳了三支舞蹈、说了两段相声,还穿插了一场杂技表演。</p>
最终这出盛会,以一曲《难忘今宵》画下圆满句号。</p>
回去的路上陈虹就忍不住吐槽,津门电视台这是把‘杀青宴’当联欢晚会办了。</p>
“别处的杀青宴不是这样的吗?”</p>
张延作为杀青界的‘萌新’,好奇的发出疑问。</p>
“当然不是!”</p>
陈虹继续吐槽道:“真正的杀青宴其实就是热热闹闹的吃顿散伙饭,哪像今天晚上这样,跟听报告似的,领导不讲完话都不给上菜。”</p>
“哈哈……”</p>
张延哈哈笑道:“电视台真金白银的掏了80万,还搭上那么些人情关系,你总得让人上台露露脸吧?”</p>
这部戏电视台掏了80万,广告赞助拉了40万,目前制作成本约106万,后期制作和配音配乐什么的,还要花上十来万。</p>
而且《天津卫》仗着有上级领导支持,很多东西都是无偿使用,如果算上这一块的隐性开支,总成本差不多得有140万上下。</p>
虽然在三十年后,这点钱甚至还不够拍一集的成本,但横向对比的话,已经算是高投入低产出了。</p>
89年拍摄的《渴望》,50集总成本107万;同期拍摄的《编辑部的故事》,25集总成本150万。</p>
反正不管怎么说,电视剧是终于杀青了。</p>
晚上两人难得没有联通、更没有移动,就那么搂在一起,安安静静的躺到了第二天下午。</p>
其实上午十点多俩人就醒了,不过谁也懒得动弹。</p>
嫌热,就踢开毛巾被,拿背心裤衩盖住肚脐眼;饿了,就趴着床头柜,啃上几个炉元——也就是鸡蛋糕。</p>
然后俩人就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聊到了下午。</p>
约莫到下午两点左右,外面‘哐哐’有人砸门,张延这才被迫从床上爬起来。</p>
拉开门一瞧,原来是自己的责任编辑王忠旗。</p>
“呦~”</p>
张延一拍脑门:“光顾着剧组杀青了,差点忘了交稿的事儿。”</p>
“你可别说你还没写好!”</p>
王忠旗立刻紧张起来,编辑部现在等米下锅呢,要是少了张延这个顶梁柱,下个月销量骤降,谁也担不起责任。</p>
“写出来了、写出来了。”</p>
张延忙领着他到书桌前,道:“差不多有四万字,第一期肯定够用。”</p>
王忠旗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但还是有些愁眉苦脸:“可前几期《红楼名侦探》都是每期五万字。”</p>
“那不是特例吗。”</p>
张延也知道这字数有点少,忙甩锅道:“我这回是临时赶鸭子上架,偏偏冯总编还不让写穿越题材,能写出这么多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p>
“是啊。”</p>
王忠旗的目光,落在门口的女式凉鞋上,无语道:“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写出四万字,确实是挺不容易的。”</p>
他毕竟是半路出家的编辑,现在手底下除了张延,都是些充满创作激情的新人,所以还没怎么经历过拖稿。</p>
要是换成久经战阵老编辑,看到张延分心多用还能挤出将近四万字的内容,肯定是老怀大慰感动不已。</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