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风雨欲来!大战将起!
长工绝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风雨欲来!大战将起!,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长工绝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风雨欲来!大战将起!
灵师师闻言,长长地叹息一声,目光中满是复杂与无奈。</p>
“可……这终究是生死之局。”</p>
“以我对穆起章的了解,他定然已在这场比武中设下重重陷阱。”</p>
“他不会给萧宁任何胜出的机会。”</p>
“血咒追魂箭……这等秘术,只要沾上一滴血,就会追魂索命,必定穿心。”</p>
“纵使萧宁有万般手段,也未必能够避过。”</p>
她的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担忧与痛惜,仿佛心中某种情感正被撕裂般痛苦不堪。</p>
孟子衿微微抿唇,目光闪烁,沉思良久,方才缓缓开口。</p>
“我也知晓血咒追魂箭的可怕。”</p>
“但我始终相信,萧宁不会轻易陷入这等局中。”</p>
“他的智慧、他的魄力,他的决断……绝非穆起章一人能够左右。”</p>
“穆起章这场比武,虽看似胜券在握,但我相信……他依然低估了萧宁。”</p>
“萧宁绝非他想象中的对手。”</p>
她目光坚定,声音中透着浓浓的信心与决然。</p>
“他可以战胜北境数十万大军,可以孤身入云州屠尽十万敌军。”</p>
“他同样可以在这场比武中,战胜穆起章。”</p>
“我们要做的,便是相信他,默默为他祈祷。”</p>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p>
孟子衿缓缓起身,走到亭台边缘,望着那幽幽的湖水,声音中带着一抹淡淡的哀愁与期许。</p>
“萧宁,你一定要活下来……”</p>
“你若死了,北境、琼州、甚至整个大尧,都将失去最后的希望。”</p>
“可我始终相信,你会带着胜利归来。”</p>
“带着所有信任你、敬仰你的人的期望,活着归来。”</p>
她低声呢喃,声音在夜风中散去,仿佛一片轻柔的雪花,飘散在幽静的庭院中,飘散在这无尽的夜色之中。</p>
灵师师轻轻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缓缓站起身,走到孟子衿身旁,轻声说道:“子衿。”</p>
“你说得对。”</p>
“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他。”</p>
“萧宁既然能走到今天,他定然不会轻易倒下。”</p>
“他的意志与决心,足以支撑他从这场生死比武中全身而退。”</p>
“我相信……他一定会赢!”</p>
灵师师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然,仿佛一抹炽热的火焰,在这寒冷的夜色中燃烧起来,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与恐惧。</p>
孟子衿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p>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信任与期许。</p>
那是对萧宁的信任。</p>
也是对这场命运之战的期许。</p>
风依旧拂过,卷起了几片枯黄的落叶,在两人身旁轻轻飘散开来。</p>
而那两道纤细而倔强的身影,依旧伫立在亭台上,</p>
遥望着那深邃的夜空,仿佛在等待着某个归来的身影。</p>
她们相信,那个她们倾佩的男人,必定能带着胜利,带着所有人的希望,踏着黎明的曙光归来。</p>
……</p>
京城,东郊,清溪书院。</p>
这座书院背靠青山,四周竹林掩映,溪水潺潺,仿佛与尘世隔绝一般。</p>
院中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掩映在翠绿的林木之中,院门外石板小路上铺满了细碎的落叶。</p>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去,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在整个书院中,仿佛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
道一站在书院门外,微微抬起头,望着那两扇紧闭的朱红色院门。</p>
尽管他在北境战场上曾与敌军厮杀无数次,面对过生死间的绝境,但此刻站在这座书院门前,他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紧张与不安。</p>
因为——这里,是秦玉京当年来大尧时,所建设的书院。</p>
秦玉京,乃当今大祁国武学签下生死比武之约。”</p>
“这等胆识与气魄,确实让我越来越看不透他了。”</p>
秦玉京轻轻摇了摇头,眼中带着几分深思与感慨。</p>
“道一,你是学宫之人,亦是昌南王麾下的军师之一。”</p>
“你如何看待此人?”</p>
他的声音平和而缓慢,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威严,仿佛一双锐利的眼眸,已将道一的内心看得通透无比。</p>
道一深吸一口气,神色微微凝重,沉声说道:</p>
“师尊,昌南王的决断,远比我等所想象的更加坚毅与决绝。”</p>
“至少,传闻中的所谓纨绔,是断然不可信的!”</p>
“他不仅仅是一名王族贵胄,更是一名真正的将才与统帅。”</p>
“在北境,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p>
“他不仅武艺高强,更精通兵法、战阵之道。”</p>
“短短数月,便将北境叛军彻底击溃,这样的统帅,绝非侥幸。”</p>
“弟子虽曾听闻他获甲子魁首,名震京城,但直到亲眼见证他的战场表现后,我才真正明白,为何他能被评为甲子魁首。”</p>
“他的</p>
每一次决策,每一场战斗,都是以最精确的判断与最果断的行动完成。”</p>
“这份胆识与谋略,甚至不逊于当年的秦川大将军。”</p>
道一说到这里,目光中透出浓浓的敬佩与钦佩。</p>
“他不仅深谙大局之道,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敌人的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p>
“弟子认为,昌南王绝非普通的王族子弟。”</p>
“他若得机遇,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不世之伟业!”</p>
秦玉京闻言,目光微微闪动,随即轻轻笑了笑,点了点头。</p>
“看来,你对昌南王的评价很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