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改造的小院,电子技术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7章 改造的小院,电子技术,四合院:开局60,暴打众禽,一只山竹榴莲,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工,你咋还在这儿愣神儿啊?\"老马不解地问道,\"这田都种完了,你还杵在这儿做啥?\"
\"哈哈,没啥!\"李阳回过神来,嘿嘿一笑,\"我就是觉得,咱这试验田,那可都是'万亩良田'的料啊!你说,以后要是推广开来,还不得卧虎藏龙,遍地英雄啊?\"
\"那可不!\"老马闻言,也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环顾四周,只见稻田边上,各色农作物争奇斗艳,长势喜人。
玉米、高粱、大豆、棉花……应有尽有,一个比一个强壮。
\"这些,也都是你搞的品种?\"老马惊讶地问。
李阳点点头,自豪地说:\"那必须的!玉米啊,亩产能上吨;棉花呢,皮棉都能达到四五百斤;至于那个高粱,别看现在不起眼,一亩地,上千斤不成问题!\"
\"我的天!\"老赵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李工啊,你这也太厉害了!这玩意儿要是都普及了,还不得把咱们农业给彻底革新了去?\"
李阳谦虚地摆摆手:\"这都是国家给力,大伙儿齐心协力的结果。
你想,咱们农民,哪个不是土生土长的?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点地。
只要领导重视,政策给力,再加上科学技术的武装,包你三年五载,农业翻天覆地!\"
众人闻言,不由得心潮澎湃,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向往。
……
李阳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四合院,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经过半个月的辛苦施工,这个破败的小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砖灰瓦,白墙黛瓦,透出一种典雅古朴的韵味。
推开崭新的红漆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院落。
院子中央平铺着青石板,纹理清晰,色泽淳厚。一眼望去,路面平整如镜,再也没有了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四周花圃里,季节性的鲜花盛开,娇艳欲滴。不远处的角落里,一口石砌水缸静静矗立,里面盛满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这下可比以前强多了!\"李阳环顾四周,由衷地感慨道。
他迈步走进正屋,推开房门。
只见屋内布局井然有序,装潢简洁大方。
墙面刷着米黄色的乳胶漆,温馨柔和。
地面铺设着青灰色地砖,防滑耐磨。
窗明几净,采光通风俱佳。
最令李阳满意的,还是屋内的现代化设施。
厨房宽敞明亮,不仅有水池和灶台,还安装了崭新的天然气管道。
一旁的橱柜崭新光鲜,里面餐具锅碗一应俱全。
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畅快淋漓。
推开里屋的卫生间,李阳脸上的笑意更浓。
洁白的瓷砖,精致的洗手盆,还有那崭新的蹲坑,无不彰显着他的独到眼光。
一拉水箱,只听\"哗啦啦\"一阵水响,污秽之物瞬间被冲得一干二净。
卫生间的下水管道,更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李阳亲自设计,将其埋入地下三尺,一直通到院外的化粪池。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堵塞或溢臭了。
各个房间内,白炽灯泡高高悬挂,灯光明亮柔和。
墙上的电线整齐排布,和谐有序,再也没有凌乱肆意的裸露线头。
更令李阳自豪的,是院子一隅的那口大铁桶。
乍一看,就是普通铁桶,但仔细瞧去,桶身漆黑发亮,顶部还有块玻璃盖板。
这可是李阳精心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
只需将其摆在日光下,桶里的井水便能被加热至四五十度。
如此一来,洗澡做饭,随时都有现成热水,再也不用生火烧水,受那罪了。
正当李阳沉浸在喜悦之中时,院外响起了一片热闹的招呼声。
\"李工,您来啦!\"只见王铁民领着一帮工人,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
大家伙儿浑身脏兮兮的,显然是刚干完活。
\"王队,辛苦了!\"李阳赶紧迎上前去,紧紧握住王铁民的手。
王铁民连连摆手,爽朗地笑道:\"李工您跟我还客气啥?要不是您给的活儿,我们哪能吃上这口饭?\"
\"就是,李工您是我们工人的大恩人!\"一旁的工人们也七嘴八舌地凑了上来,眼神中满是感激。
李阳闻言心头一暖。
想到这里,他悄悄将王铁民拉到一旁,塞给他一沓钞票和一本粮票。
\"王队,你可得给兄弟们安排好。\"李阳嘱咐道,\"这段时间辛苦大伙儿了,工钱翻倍不说,伙食也得跟上。每顿都得有肉,清水白米管够,豆油酱醋不能少。\"
王铁民闻言,又惊又喜,连声答应。
他知道李工向来大方,但没想到这回竟如此慷慨,顿时对这位年轻工程师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李阳又吩咐王铁民去置办酒肉,要在晚上摆个谢工宴,犒劳大伙儿的辛勤付出。
听到能大吃一顿的工人们,立时欢呼雀跃,个个眉开眼笑,对李阳更加感恩戴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