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三十六章 命数的煎熬,割鹿记,无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命数的煎熬

太子其实并非纸老虎。</p>

他起兵的时机的确还可以。</p>

而且皇帝虽然很了解他,但他也很了解皇帝的想法。</p>

皇帝想要彻底改变科举,打压所有门阀,消磨现在大唐所有权贵门阀的力量,为了确保李氏的江山,保证长安的安全,他是绝对不敢将长安周遭的军力砸出来的。</p>

看着是让他和那些禁婚行列中的门阀互相残杀,互相消磨实力,但这里面对于太子来说也有着很多的机会。</p>

哪怕安知鹿收割了扬州,但安知鹿也并未和他决裂,并未禁绝航运,只是抽取一部分好处。</p>

这时候他突袭夔州和江陵成功,主动权依旧在他的手中。</p>

但明月行馆枢密院的这些人回过头去再看太子的所有战略举措的时候,却发现从那时候开始,太子的很多机会就一点点消失了。</p>

原因是很多的。</p>

皇帝给节度使下放军权的速度很快,就以琅琊王氏的襄州为例,太子拿下巴陵之后,琅琊王氏的确来不及募集和训练一支军队来和太子对抗。</p>

但他们有足够的财力,他们短时间内组织不起来一支数量足够的大军,但他们却能弄到足够数量的劳力。</p>

惊人数量的劳力短时间内挖护城河,做各种防御工事都能让太子头疼,而且他们还有足够的能力调集许多守城军械。</p>

太子的军力不够,他不想孤注一掷,就很自然的选取了更稳妥的战略,好好利用岭南吴氏来控制岭南。</p>

明月行馆枢密院的这些人现在回过头去看,就觉得太子当时的想法恐怕就是很快打通岭南通道,然后汇聚岭南兵力,调过头来再打襄州。</p>

但这时候接连出了两桩要命的事情,潭州拿不下,两千曳落河骑军攻击河州,又被吐蕃骑军给灭了。</p>

太子觉得这样下去岭南吴氏可能都要反水,无奈之下,他才被迫做了一开始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情,从黔州偷偷运兵出来。</p>

一个最初十分清醒,知道不能这么干的人,这时候被迫无奈却干了这个事情,结果导致现在黔州成了他的死穴。</p>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事后再去看,明月行馆枢密院的这些人就轻易的发现,其实太子最错的事情,不是调那两千曳落河去河州招惹吐蕃人,而是他拿下江陵之后,觉得兵力暂时不够,强拿襄州恐怕会露出破绽的时候,他最好的选择就不是去拿潭州,而是应该让李尽忠迅速拿下营州和幽州!</p>

乘着皇帝还没有任命安知鹿为幽州节度使,安知鹿还在扬州想办法站稳脚跟的时候,一举把幽州给拿了。</p>

你拿我扬州,我拿你幽州,按理拥有很强报复心的太子是应该做这种事情的。</p>

但有两大原因,让太子放弃了这样的选择。</p>

一是安知鹿并未和他彻底撕破脸,他生怕自己拿下幽州之后,安知鹿在扬州出兵朝着江陵方向攻击,并截断漕运。</p>

二是他觉得李尽忠拿下营州之后,拿不下幽州,因为幽州的总军力比李尽忠手里的兵力还多得多。</p>

但其实是他自己舍不得八千曳落河的军权!</p>

如果在八千曳落河大败了朔方边军之后,就马上将八千曳落河全部调向营州幽州方向,或者不用全给,给个六千。</p>

以李尽忠的军力加上这六千曳落河,拿下群龙无首的幽州,也并非难事!</p>

那李尽忠大势已成,整个河北道都恐怕落入他的手中,和太子两相呼应之下,太子的机会就更多了。</p>

然而不管是觉得安知鹿就是个贪婪的小民,不懂得大势,小看了他的威胁程度,还是生怕李尽忠自己坐大之后产生隐患,又或者就是根本舍不得交还那些曳落河,太子没有做那样的选择,只是想拿下岭南。</p>

这不是太子没足够的实力,没有能力,而是在于他自己的选择。</p>

此时当死穴被皇帝戳破,无数破绽露出来,那些门阀自然会一拥而上。</p>

这还是基于眼前的形势做出的判断,明月行馆枢密院的这些人,包括五皇子、六皇子,都已经有种强烈的直觉,他们都觉得这六千曳落河和松漠都督府、营州、幽州,将成为太子根本无法预料的变数。</p>

以至于议事结束之后,五皇子忍不住看着六皇子,苦笑道,“也不知道老大意识到了没有。”</p>

他们和太子之间,哪怕血浓于水,也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手足之情的。</p>

两个人以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被太子阴死。</p>

但两个人也都不得不承认,太子比他们要强不少。</p>

但眼下看来,造反这件事,是要和整个天下为敌,哪怕是比他们强出不少的太子,似乎也不顶用。</p>

……</p>

太子自己意识到了没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万物为契

攀龙附凤

这个杀手是赘婿

雨夜徒步

小道士陈不欺

李家大姐

此剑最上乘

细长条的裁缝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红豆茶

签到七零:进厂当咸鱼竟成香饽饽

真铮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