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渊博的欧阳玉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一口气,一爱之差,学识渊博的欧阳玉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句话像颗种子落进心田。当夜,苏槿在博客写下《词语捕蝶人》专栏首篇。她没料到,那些沉睡在经卷里的古语会像洱海的月光般,在无数失眠的都市人心中泛起涟漪。更没想到三个月后,自己会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论坛上,用纳西族、傈僳族和白族的古老语汇,讲述同一则关于彩虹的传说。
深秋某日,当她在喜洲帮茶马古道后裔破译马帮密语时,手机震动起来。视频那头,沪上前同事举着最新付梓的《西南濒危语言图鉴》,扉页照片里穿对襟衫的少女与此刻银丝暗生的她隔着时空相望。编辑兴奋地说:\"苏老师,您成了语言学界的'沙漠甘泉'!\"
暮色中的崇圣寺三塔传来隐约钟声,苏槿忽然想起二十三岁那个梅雨季。在陆家嘴的玻璃大厦里,总编将她的纳西语研究方案扔进碎纸机:\"小苏,社里需要的是教都市白领速记单词的工具书。\"碎纸机轰鸣声里,那些被她小心收藏的东巴文笔记,像极了被飓风撕碎的蝴蝶翅膀。
茶凉了。苏槿将新收集的十二种\"彩虹\"方言词条录入电脑,窗外洱海的风送来渔家女的调子。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用父亲当年教的笨办法,把那些坠入时光深谷的词语,一个个系在语言的蛛丝上慢慢打捞。中年独居的孤寂,原是为了腾空整座心宅,来豢养这些穿越千年的蝴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