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鼎盛博物馆
你滴答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9章 鼎盛博物馆,1980,曝光绝色女知青骗婚,你滴答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生煎包、葱油饼、小绍兴鸡粥,泡饭再加上酱黄瓜和榨菜,一份普通市民版的早餐,摆在周春明面前。
他刚飞抵沪都,来到了新太阳广场,跟老友冯应彬一起吃早餐。
自从结婚之后,冯应彬变得非常低调,除了在工作室创作,平时几乎不怎么活跃,后来家中添了孩子,他更是化身全职奶爸,非常的忙。
所以,周春明来了几次沪都,如果不是特地给对方打电话,都未必能见到这位。
吃着早餐的时候,冯应彬聊了一下最近的创作。之前的画展令他打开了名气,画作的润笔费也涨得很猛,使得他不需要怎么费劲的创作,几乎只考虑出精品,慢工出细活的那种,有时候一个月下来,也未必能有一幅完稿的作品。
周春明很有耐心的听着,不时的点一点头。
对于好兄弟的事业,他肯定是要支持的。
“对了,”冯应彬似乎想起了什么,“我听说京都那边,搞收藏的马老师,目前正在筹备个人博物馆,这个有点意思啊。”
周春明怔了怔,旋即想了起来,对方所说的,应该是“观复博物馆”。
马老师是大院出身的京都顽主,早年经历非常丰富,后来当编辑以后,又涉足了药材生意,同时搞起了收藏,如今家中的藏品已然非常丰富,搞个小型的博物馆也挺正常的。
换句话来讲,马老师跟周春明曾经还是同行。
根据周春明的记忆,到了这个年代,马老师的藏品应该突破了上千件。实际上,在这位收藏界大佬的巅峰时期,收藏品有数千件之多,他的身家估值也高达百亿,完全不可小视。
“应彬你说的这个,其实我也在考虑,”周春明呵呵一笑,“我那里有多少大师的书画作品,你是知道的,小一点的仓库根本堆不下。”
“而且,咱们公司在沪都和京都拿了不少地,土地储备十分充裕,建一个中型 ,甚至是大型的个人博物馆,倒是挺合理。”
“尤其是,我收藏的那些作品当中,白石、大千、可染这些大师均已去世,他们生前的作品眼看着,价钱就要飙升起来,拿出来让公众欣赏也是应该的。”
“对对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冯应彬笑道,“你想搞个书画类的博物馆,我肯定是举双手赞同,并且全力支持的。”
周春明看了他一眼,又说道:“这个我正在考虑,届时可以聘请你担任馆长。”
“博物馆的面积,暂时定为一万平方米,就建在京都的市中心。”
“我们会象征性的收取门票,门票收入主要用来维持场馆的各项开支,以及工作人员的酬劳,剩余的部分,会捐给‘春明慈善基金’,用来推动华国的公益事业。”
“如果门票收入不理想,那也没什么,亏损的部分由我个人来负担。”
冯应彬兴奋道:“是吗?那挺不错!能担任馆长之职,也是我的荣幸。”
“咱们这个博物馆,叫什么名字,起好了吗?”
“我怎么觉得,要带点文化韵味,有些人文情怀。”
周春明不假思索:“就叫‘鼎盛博物馆’,没有别的原因,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叫做是‘鼎盛’。”
“‘鼎盛’集团不是子公司,而是以后会与‘新天地’并肩的大型跨国集团。”
鼎盛博物馆?
这个名字虽然不能令冯应彬满意,倒也挑不出毛病。
本身“新天地”集团就成为了华国民营企业的第一名,而且进入了世界五百强,有点春秋鼎盛的意思。
再来个“鼎盛”公司,看来周春明非常有信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