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风雨更伤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师长的担忧!,荒原谍影,落花风雨更伤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这阵势,开往哈尔滨的列车马上就开过来了。

杨军没有再犹豫。轻轻的拍醒了熟睡的莫娅。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头一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受到的冲击不是太严重。兵团的生产、劳动等各方面的工作还能正常开展,文化大革命进行到第三个年头,兵团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被关进了牛棚。农7师的师长孙启民是刚被解放出来的司局级领导干部。

在兵团党委是个没有实职的党委委员。调入兵团党委的时间较短。他没有受到冲击!兵团革委会主任,权衡各方面的关系,把没有根基。对他权力影响不大的孙启明结合进了新成立的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革委会。

但仍旧是一位没有实权的革委会党委委员。

经过这次大起大落,孙启民淡定了很多。在兵团革委会,他很少和其他的委员交流,需要他表决,他总是顺着兵团革委会主任的意思,很少在党委会上发表自己的主见。

但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矛盾。也不知道这十年运动能进行到什么时候。

他想找个机会去下面农场连队转转,做些调查,尤其是想去他工作过的农七师。看一看文化大革命对下面的基层单位造成的影响大不大,他向兵团革委会提出过申请,但是没得到批准。

杨军来兵团看他,他感到很意外。杨军还领来个穿公安制服的陌生女青年。孙启民更感到意外。

在兵团部不方便详细询问。

正赶上吃午饭的时间。

孙启民领着杨军和莫娅来到尚志大街东北角的一个小饭馆。

简单的要了几个菜。

孙启民不解的向杨军询问了起来。

杨军先把莫娅向孙启民介绍了一下。见孙启民吃惊的在看着他俩。

便把屈扬的信拿了出来交给孙启民。

孙启明没有说什么,接过杨军递过来的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完信后,孙启民目光深邃,看上去他的心情很沉重,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杨军说:

“屈扬这个同志我很早就认识,我们是同一年去的朝鲜。从朝鲜战场回来后,我们又一同转业到松江省委工作。他是个很不错的同志。作风正派,党性强。工作认真负责。没想到他是因为和敌特分子作斗争倒下的”!

说到这儿,孙启民看了看杨军和莫娅。又说道:

“杨军,你应该清楚,咱们生产建设兵团是生产建设的单位。像明山县这样的敌特案,还有屈局长这样的冤案。已经超出了我们兵团工作的范畴,咱们建设兵团无权过问。但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安危。我和你的态度一样,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别说我们是党的干部。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保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义务。正好我有个战友,在龙江省安全厅工作,我们不妨去找他一下,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现在公安工作都停滞不前。我想安全局的工作事关国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应该不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杨军和莫娅听了孙启民的话,相互看了一眼,高兴的点了点头。

现在事情总算有眉目了,两个年轻人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莫娅看着孙启民激动的说:

“师长,谢谢你帮助我们,你什么时候方便,领上我们去见你的那位战友”。

孙启民微笑的点了一下头说:

不急,等吃过饭后,咱们再商量”!

孙启民见桌子上的菜都端上来好半天了。两个年轻人,谁都没有动筷子。

便给他俩各夹了一筷子菜。说:

“你俩来了兵团部,我也不能好好招待你们。

现在运动折腾的百业凋零,找一家好一点的饭店都比较困难。咱们也只能在这小饭店里将就一下”。

说到这儿,孙启民的表情又严肃了起来。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对杨军说:

“杨军,你听说张海波的事了吧”!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愣了一下,预感到事情不好。

把手中的筷子放在碗上。吃惊的向孙启民问道:

“师长,指导员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

孙启民见杨军果然不知道张海波出事。

他脸上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好半天才说:

“杨军,我也是从兵团内部通报上得到的消息。通报上说,农7师3团26连的知青张海波,在26连进山伐木的劳动生产中,由于操作不慎溺水而亡。通报上关于张海波的亡故,说的很简单。我一开始不相信这是真的。便给三团的政委万明打了个电话。

在我的眼里,万明是个比较正直的干部。接了祝小军的班后,三团的政治工作搞得还算不错,兵团领导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可是这次打电话,我发现万明变了。变得世故,不像以前那样的正直,像张海波出了这样大的事,他不向我通气。我打电话问到他的头上。他还是遮遮掩掩给我当马虎眼。尤其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他把张海波的牺牲说成张海波是玩忽职守造成的。

对张海波我还是了解的。张海波除了政治上不成熟外,工作上还是挺认真的。进山伐木是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基础课,张海波也算个老知青,虽然他在基层连队呆的时间不是太长,生产经验不足。但还不至于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在伐木生产中丢了性命。我觉得这事有点儿蹊跷,本来我打算下去一趟。把张海波的事搞清楚。可是兵团的几个党委委员都不同意我下去。最后我想了想,还是算了,等过上一段时间再下去。现在你们俩来了,我也只好委托给你们了。我的意见是,让莫娅在哈尔滨先待上一段时间,我负责安置她。等过上一段时间,我领莫娅去安全厅,把屈扬同志的信交给我的战友。至于安全厅如何侦破此案。我们听从安全厅的安排”。

杨军听了孙启民的话,觉得师长想的挺周到。

现在文化大革命搞得这么紧,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停滞不前,安全厅的工作也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开展工作。也要做一定的准备。他有他的工作,不能陪着莫娅在这儿常住下去,把莫娅交给老师长,他也就放心了。

他向干部学校只请了三天假,现在出来都快一个星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

他还要抽出一天的时间去趟伊兰屯,指导员是如何死的,必须回去搞清楚。

他现在倒真希望是孙启民搞错了,让他虚惊一场。他不相信这是真的。

指导员是他的良师益友。他是在指导员悉心教导下才成长起来的。指导员对他有恩,他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必须回一趟伊兰屯。

想到这儿,杨军对孙启民说:

“您是我的师长,又是我的长辈,我听从您的安排,回趟伊兰屯,了解一下在指导员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要不我安不下心来,我把莫娅交给您了,您负责给她安排一个工作。让她把生活先安顿下来。我吃完饭就去伊兰屯。如果指导员真的是牺牲了,我要把指导员是如何牺牲的,弄个水落石出,不能让指导员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去逝”。

孙启民听了杨军的话很激动,隔着桌子伸过手来,握住杨军的手,语重心长的说:

“杨军,我也是这个意思,你回趟依兰屯。把张海波的事搞清楚,给我来封信。兵团的通报上讲,张海波是操作不慎,溺水而亡。如果真是这样,张海波就不会被追认为烈士,这样我的心会不安的,你的心也会安静不下来的”。

坐在旁边的莫娅,听了杨军和孙启民的对话。放下手中的筷子,低声的对杨军说:

“杨军,我和你一同回伊兰屯,你不能把我一个人丢在哈尔滨”。

杨军听了莫娅的话,笑着说:

“莫娅,你曾经是边防团的女战士?现在是肩负重任的公安女战士,你来哈尔滨的任务是为屈局长和关老师伸冤?揪出潜伏在公安战线上的敌特分子张文兵,你可不能耍小孩子脾气”。

莫娅听了杨军的话,撅了一下嘴,用手捂了一下羞红的脸颊。她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幽怨的看了杨军一眼。

坐在旁边的孙启民看出来,这个赫哲族女孩莫娅是喜欢上杨军了。

他哈哈的大笑起来,说:

“莫娅同志,你先在哈尔滨住上一段时间,正好兵团招待所招一名服务员。我和兵团管理处的同志打个招呼,你先委屈上一段时间。张文兵是秋后的蚂蚱,他蹦达不了几天。能把这伙敌特分子绳之以法后,你就可以重新回明山县公安局上班了”。

莫娅听了孙启明的话。心里虽然不高兴,但还是点了点头。

然后又羞涩的看了一眼杨军说:

“好了,我就在哈尔滨等你,等我们把张文兵这伙匪徒抓住后,你来接我回明山县上班”。

看着莫娅依赖复杂的表情,

杨军也知道这个赫哲族姑娘是真的喜欢上自己了,他也喜欢这个勇敢、正直、美丽的赫哲族女孩。可是他又能给这个赫哲族女孩多少承诺呢?

自从和梅怡的恋情断了以后。他把感情的大门牢牢地给关上了,不想轻易的打开。

杨军怕莫娅说出让自己难为情的话来。

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赫哲族女孩的性格。

他故意转移了他们的话题。

他给莫娅夹了一筷子菜,说:“莫娅,多吃些,这些日子你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难为你了。等我走后,你先休息上两天,然后和孙师长去安全厅,把屈局长的信交给安全厅的同志,至于如何侦破案件,要多听安全厅同志的安排。多和孙师长商量。正像孙师长所说的那样,张文兵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你很快回明山县公安局上班的?不管我们以后能不能相见,请你记住,在北大荒有一个北京来的知青。和你共同战斗过,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莫娅听了杨军的话,有点儿矜持不住,不顾孙启民坐在旁边,也顾不得羞耻,猛地一下子握住杨军的手说:

“杨军,我不许你这样说,我们为什么不能相见?北大荒就这五万多平方公里,难道你杨军武功高强,还跑上天去不成?等把北大荒的特务都逮住后,我恢复了工作,第一个找的就是你,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都要追你去”。

说完,莫娅不管不顾的盯着杨军看。

杨军感到莫娅的手很烫,在他的手中不停的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机甲星辰战记

陈晓堃

从哥布林开始骑马砍杀

啊,生活

投资返利,我族儿郎人人如龙

少话勤烟

为无限世界渲染美好色彩

消逝的呆毛

紫袍大佬误闯无限游戏,boss1秒跪

芋圆啵啵熊

长安多丽人

废柴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