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4章 宦娘,聊斋狐妖传,我周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温如春是秦地大户人家的公子。他打小就痴迷古琴,哪怕出门住旅店,琴也片刻不离身。有回他去晋国游历,路过一座古寺,把马拴在门口就进去歇脚。刚一进门,就瞧见个穿粗布僧衣的道人,盘腿坐在走廊上,拐杖靠墙放着,花布袋子里装着张琴。
温如春一见古琴就挪不动步,赶忙问道:“您也会弹琴吗?”道人说:“弹得一般,正想跟行家学学呢。”说完就解下琴囊递过去。温如春仔细一瞧这琴,木纹精致得很,轻轻一拨琴弦,声音清亮得超乎寻常。他高兴地弹了支短曲子,道人笑了笑,看着不太认可的样子。温如春干脆把自己会的本事全使出来,道人却轻笑一声:“弹得还行,但还不够当我老师的。”温如春觉得他口气不小,就转而向他请教。
道人把琴接过来放在膝盖上,刚一拨动琴弦,温如春就感觉有柔和的春风拂面而来;过了一会儿,成群的鸟儿飞过来,落满了庭院里的树枝。温如春惊叹不已,赶紧跪下请求拜道人为师。道人反复弹奏了几遍,温如春侧耳细听,渐渐琢磨出了其中的节奏。道人让他试着弹,在关键的地方指点一二,说:“你这琴技在世上也算没人能比了。”温如春从此用心钻研,后来成了弹琴的绝顶高手。
后来他回家,离家还有几十里时,天晚了,突然下起暴雨,没地方躲。路边有个小村子,他赶紧跑过去,见门就进。到了厅堂,里面静悄悄的没人。不一会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走出来,长得跟天仙似的。她抬头看见有陌生人,慌忙跑开了。
温如春当时还没娶媳妇,对这姑娘一见钟情。没过多久,一个老妇人出来问他从哪儿来,温如春报了姓名,请求借宿一晚。老妇人说:“住倒是能住,就是没床铺;要是不嫌弃睡草席,就凑合一夜吧。”过了一会儿,老妇人拿着灯进来,在地上铺好干草,态度特别热情。
温如春问老妇人姓什么,老妇人说:“姓赵。”他又问:“刚才那姑娘是谁?”老妇人说:“这是我侄女宦娘。”温如春忍不住说:“恕我唐突,能不能求您把她许配给我?”老妇人皱着眉说:“这事儿我可做不了主。”温如春追问为啥,老妇人只说“有难处说不得”,他只好闷闷不乐地不再提。等老妇人走了,温如春发现地上铺的干草又潮又烂,根本没法躺,干脆坐起来弹琴,打发这漫长的雨夜。雨停后,他摸黑起身回家了。
当地有个退休的官员葛老爷,最爱结交文人。温如春有次去拜访,葛老爷让他弹琴助兴。帘子后面隐约有女眷在偷看,突然一阵风把帘子掀开,露出个刚成年的姑娘,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见过的人里没谁能比。原来这是葛家千金,小名叫良工,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早就是远近闻名的才貌双全的美人。温如春这一见,心里又动了情,回家就让母亲请媒人去提亲。可葛老爷嫌弃温家家道中落,直接回绝了。良工自打听过温如春的琴声,心里就偷偷喜欢上了,总盼着能再听他弹一回;温如春碰了钉子,也没了心气,再也没登过葛家的门。
一天,良工在园子里捡到张折起来的旧纸片,上面写着首《惜余春》的词。她反复读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就把纸片揣回闺房,拿锦缎信纸工工整整抄了一遍,放在桌上。可过了一会儿再找,纸竟不见了,她以为是被风吹跑了,也没多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