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那就把授予的土地折算成股份给他们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3章 那就把授予的土地折算成股份给他们,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眼魔的秋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有大约75万亩为缓坡丘陵,可分给专营蚕场的农场。”
“还有大约75万亩为河谷低地,可分给粮食农场和养马场。”
作为总督秘书,她非常清楚永乐大帝湾的开发情况。
“如此说来,算上真武半岛上已有的20万亩,目前可用于蚕场的土地大约是185万亩……”
李国助皱眉道,
“那离200万亩的目标还差15万亩呀!”
“嗯,是这样的,不过这185万亩也得分阶段开发,需耗时10年,不可能两三年就开发出来的。”
韩溪亭连忙宽慰道。
李国助沉吟片刻,突然大手一挥:
“嗯,没事!之前是我太想当然了,到不了200万亩也无所谓。”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面色凝重地道,
“不过这两年,你们到底是怎么组织流民开发土地的?”
“这个很重要!搞不好会给我们办农场造成阻力。”
“目前我们用的还是传统的屯田法。”
韩溪亭云对答如流,
“主要是参考宋代的营田制,就是官府雇民耕种,按日发米那种。”
“不过我们不仅按日发米,还会支付月钱。”
“哦,那还好,这样改农场倒也不难。”
李国助顿时松了一口气,
“怕就怕你们搞授田制,搞得我们改农场的时候,还得设法把已经授出的田地收回来。”
“其实要不是少东家说要建农场,我们还真就施行授田制了。”韩溪亭促狭一笑。
“哦,这是为何呀?”李国助愕然。
“不然我们怕留不住人呀。”
韩溪亭微微歪头一笑,
“不授田的话,百姓难免会担心田地开垦完以后自己会失去生计。”
“毕竟工匠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多数人还是只会种田做苦力。”
“难道田地开垦出来以后就不用种了吗?”李国助翻了个白眼,反问道。
“但肯定比开荒的时候需要的人少呀。”韩溪亭摊手。
“哦,那倒也是……”李国助不得不承认。
“其实……就算我们已经施行了授田制也没关系。”李俊臣突然迟疑地道。
“哦,何以见得?”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问道。
“因为授田只是授予屯民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还是归政府。”
李俊臣一语道破授田制屯垦的本质,
“我们要改农场,只需收回土地使用权,改给屯民发工钱即可。”
“那倘若他们认为授予他们的田地就是私有的呢?”李国助马上问道,目光犀利。
他这可不是胡搅蛮缠,历史上确实是有先例的。
清代新疆兵屯的绿营兵,多数就以为“种地即归己”,后因朝廷收回土地引发暴动。
“那就把授予的土地折算成股份给他们。”
韩溪亭突然胸有成竹地说道,
“反正开垦荒地的功劳比耕种现成的田地大,给他们股份合情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