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港味家宴,音途新章
饮荡吹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5章 港味家宴,音途新章,穿越到1976年成痞儒,饮荡吹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凌晨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沉得像杯底未化的茶渣:“林沫张专辑,当系投石问路,唔好抱太大期望。”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今次真正要做嘅,系要太平洋音像饮一壶苦茶。”
黎坤推了推眼镜,紫砂壶嘴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成雾。凌晨将太平洋音像私下接触旗下歌手、意图挖角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末了冷笑一声:“佢哋以为偷偷摸摸签人,就神不知鬼不觉?”
“我准备用飞图娱乐名义,代工五个专辑,每个五万盒。”凌晨屈指叩了叩桌面,“大麻成嘅渠道靠得住,录音带印明香港制作,唔属内地版权。太平洋音像铺货铺得越劲,就越要食呢个哑巴亏!”他眼中闪过精光,“香港制作费平足几倍,扣除成本,利润够养起半间公司。何况旗下四个歌手正红,太平洋音像落重本宣传,我哋坐收渔利,顺势分杯羹!”
黎坤摩挲着下巴,镜片后的目光渐渐锐利:“好棋!借佢哋嘅东风,打一场漂亮嘅反击战!”窗外的霓虹透过纱帘,在两人脸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恰似这场暗潮汹涌的乐坛博弈。
李修勇斜倚在藤编沙发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沿,听着凌晨与黎坤的谋划,喉间溢出一声低笑。茶水晃出杯沿,在老式马赛克地砖上晕开深色痕迹,倒像极了太平洋音像即将吞下的那笔烂账。这招借壳生蛋、暗度陈仓,既让挖角方哑巴吃黄连,又严守合约底线,当真把商场博弈玩出了江湖味道。
他望着凌晨棱角分明的侧脸,想起方才路上聊起的家具生意——那小子条理清晰地分析东南亚木材渠道、定制家具工坊规划,此刻与眼前的唱片布局重叠成同一种精明。红木雕花的窗框漏进几缕霓虹,在小弟笔挺的西装上切割出冷冽的光。
“阿晨,”李修勇突然出声,烟嗓里带着三分调侃七分认真,“你话家具生意好揾,该唔该带我开个眼界?”他瞥见凌晨转头时眼底转瞬即逝的锋芒,突然觉得掌心的茶杯发烫——这个总能在商海夹缝里蹚出新路的小弟,或许真能在旺角的霓虹与珠三角的厂房间,织出张令人咂舌的商业大网。
黎坤转动着紫砂壶盖,听李修勇提起凌晨的家具生意构想,壶嘴腾起的热气在他镜片上凝成白雾。“呢个后生仔,脑瓜转得比旺角的霓虹灯还快。”他轻叩茶桌,老檀木发出闷响,“做唱片能算计到太平洋音像咬碎钢牙,搞家具怕唔止系赚快钱咁简单。”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炸开一串烟花,映得客厅墙上的《清明上河图》挂轴金红流转。黎坤取下眼镜擦拭,想起抽屉里压着的那张烫金请柬——后日约在陆羽茶室,金庸亲笔写的“茶叙”二字力透纸背。“讲起合作,查大侠倒系比我更心急。”他将请柬推过桌面,“《明报画刊》想同飞图搞联动,影视歌全方位包装。”
李修勇拾起请柬时,烟花余烬正簌簌落在窗台上。恍惚间,他仿佛看见凌晨在家具厂与印刷车间间穿梭的身影,与报纸头版的娱乐新闻、唱片行的畅销榜单叠成虚影。这小子总能把算盘打到旁人想不到的地方,倒叫人期待,这场家具与文化的跨界局,又能搅出怎样的水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