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0章 翻滚卸力,民国谍战,卧底巅峰,李玄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刺耳。
“谁!”房间里立刻传来警惕的喝问声,脚步声迅速朝着窗口而来。
叶婉如暗叫不好,再也顾不上隐藏,猛地从雨棚跳下,落地时一个翻滚卸力,然后头也不回地冲出后巷。身后,枪声响了!
“抓住她!别让她跑了!”
子弹追着她的身影,打在墙壁和地面上,溅起尘土和火星。叶婉如的心跳得飞快,她必须甩掉追兵,然后找到周青,把这个惊天秘密和陆阳的危急处境告诉他!
而此刻,陆阳正艰难地穿梭在上海混乱的街道上。
警笛声、枪声、爆炸声此起彼伏。街上行人惊慌失措,到处是奔跑躲避的人群和紧急调动的日军巡逻队。他尽量避开主干道,沿着小巷和居民区穿行。伤口的疼痛和失血让他阵阵眩晕,但他咬紧牙关,凭借着惊人的意志力支撑着。
他能感觉到,整个城市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日军似乎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搜捕或者行动,设置了层层关卡。这无疑增加了他前往静安寺的难度。
在一处弄堂口,他看到几个穿着便衣的特务正在粗暴地盘查过往行人。他立刻停下脚步,退入阴影中。硬闯是不可能的。他观察着四周,目光落在旁边一栋石库门房子的二楼阳台上晾晒的衣物上。
他迅速找到一个堆放垃圾的角落,翻出一件还算干净的粗布褂子和一顶破旧的工人帽,又抓起一把煤灰抹在脸上和手上,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刚下工的码头工人。然后,他低下头,佝偻着背,尽量让自己显得疲惫而卑微,混在几个同样试图通过关卡的平民中间,慢慢向前挪动。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特务拦住了他,用手电筒照着他的脸。
陆阳的心提了起来,用沙哑的、带着外地口音的声音回答:“回…回家…刚下工…”
特务嫌恶地皱了皱眉,似乎被他身上的“煤灰味”熏到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滚滚滚!快走!”
陆阳低着头,快步走过关卡,直到拐进另一条巷子,才敢稍微直起腰,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距离静安寺越来越近了。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息。附近的街道几乎被清空,只有日军士兵和车辆在频繁调动。
他绕到静安寺西侧,远远看到那座仓库。仓库周围已经被拉起了铁丝网,探照灯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甚至还能看到架设好的轻机枪掩体。仓库的大门紧闭,但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嗡嗡声。
戒备如此森严,里面一定藏着天大的秘密。
陆阳躲在一处被炸毁的房屋废墟后面,冷静地观察着。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和单枪匹马的力量,强攻无异于送死。他需要等待时机,或者找到一个突破口。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仓库侧面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被推开,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人走了出来,似乎想到外面透透气。那人走到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摘下口罩,露出一张熟悉的脸。
陆阳的瞳孔猛地收缩。
那个人,竟然是本应早已死在虹口公园爆炸中的松本!他没死!而且,他此刻竟然出现在这个秘密仓库!
松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警惕地朝着陆阳藏身的方向望来。
四目相对,空气瞬间凝固。
松本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浓烈的杀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
“陆阳君,别来无恙啊。”松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了过来,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看来黄浦江的江水,没能留住你这条大鱼。不过,你来晚了。”
枪声在狭窄的石库门弄堂里回荡,像是敲碎了黎明前最后的寂静。叶婉如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冷的空气和肾上腺素飙升的灼热感。身后的脚步声和日语叫骂声如同跗骨之蛆,紧追不舍。
她不能被抓住!脑海里闪过那银白色的低温箱,那诡异的螺旋标记,还有王昌隆口中令人不寒而栗的“种子”和“樱花绽放”。这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货物转移,这背后隐藏着足以毁灭这座城市的巨大阴谋!还有陆阳,他被困在江上,生死未卜,她必须把消息带出去!
她猛地拐进一个更窄的岔道,这里堆满了破旧的家具和垃圾桶,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她没有丝毫犹豫,一脚踹翻一个半人高的竹编垃圾篓,里面的秽物哗啦啦散落一地,暂时阻碍了追兵的脚步。趁着这个间隙,她像一道青烟,闪进了旁边一户人家敞开的后门。
屋里一片昏暗,弥漫着煤油灯和劣质烟草混合的味道。一个老婆婆正佝偻着背在灶台前生火,被突然闯入的叶婉如吓了一跳。
“嘘!”叶婉如食指竖在唇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道,“阿婆,行行好,借过一下,后面有坏人!”
老婆婆愣愣地看着她,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叶婉如不敢停留,迅速穿过狭小的灶披间,从前门溜了出去,汇入了清晨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中。她扯下头上束发的丝巾,拢了拢有些散乱的头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匆忙赶路的普通市民。
追兵很快也冲出了那条窄巷,但面对熙攘的人群,一时失去了目标。叶婉如混在人群中,快速移动,同时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她知道,昌隆贸易行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肯定会扩大搜索范围,并且通知街面上的日军和便衣。
她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联系上周青或者“裁缝”。公共电话亭太危险,很可能被监听。她想到了一个备用的紧急联络点——位于福州路附近的一家旧书店,“翰墨斋”。那是他们小组之前设定好的几个安全屋之一,老板是个表面上只关心古籍字画的老学究,实际上是“裁缝”外围情报网的一员。
她避开主干道,穿梭在纵横交错的里弄之间。城市的混乱愈发明显,不时有日军巡逻队跑步经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她甚至看到有几个地方冒着黑烟,隐约还能听到零星的枪声,印证了“信使”所说的“第二阶段”已经全面展开。
半个小时后,她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了福州路。翰墨斋那块褪色的招牌就在不远处。书店门脸不大,夹在一排商铺中间,毫不起眼。此刻店门虚掩着,与往常清晨紧闭等待开门不同,这让叶婉如心头一紧。
她放慢脚步,像个普通顾客一样,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周围。街对面一个修鞋摊的师傅正低头忙碌,旁边报摊的小贩在高声叫卖,一切似乎都很正常。但叶婉如多年养成的警惕性让她感到一丝不协调。那修鞋师傅的姿势过于僵硬,眼神不时瞟向书店门口;报摊小贩叫卖的声音也透着一股刻意的亢奋,仿佛在掩饰什么。
她走到书店门口,没有立刻推门进去,而是侧耳倾听。里面静悄悄的,只有挂在门楣上的风铃在微风中发出几声轻响。太安静了,不正常。以往这个时候,秦老板应该已经在里面整理书籍,或者用收音机听着早间新闻。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了门。
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旧纸张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书店内部光线有些昏暗,高高的书架一直延伸到屋顶,将空间分割得错落有致。柜台后面空无一人,秦老板常坐的那张太师椅也空着。
“秦老板?”叶婉如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声音在寂静的书店里显得有些突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