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荣耀再现
安知小锅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1章 荣耀再现,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安知小锅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凌峰挂断电话,紧绷的嘴角才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场仗,他们赢的不只是声誉,更是未来。
果不其然,几天后,法院对恶意诽谤郭凌峰团队的竞争对手做出了判决。造谣者被判处公开道歉并赔偿巨额损失,这则消息如同平地惊雷,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那些曾经或明或暗支持过对手,企图在郭凌峰团队身上踩上一脚的人,此刻都噤若寒蝉,生怕引火烧身。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我就说嘛,郭公子是什么人品,大家有目共睹!”
“那些造谣的人,活该!”
网络上,支持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郭凌峰团队的声誉,如同被擦拭过的宝剑,在阳光下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文化创新者小吴,作为项目的核心成员,也在这场风波中声名鹊起。他提出的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意,不仅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也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参与到各种文化项目中。
“小吴,恭喜你啊!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大忙人了!”一位同事笑着打趣道。
小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谦虚地说道:“都是郭公子的功劳,我只是尽我所能罢了。”
“哈哈,你也不用谦虚,你的创意确实很棒!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在文化创新领域大有作为的!”
小吴听了,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他知道,如果没有郭公子的支持和鼓励,他的创意不可能得到实现,他也不可能有机会站在现在的舞台上。
然而,就在郭凌峰团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一位一直对文化创新持反对意见的传统学者,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将矛头直指郭凌峰团队……
这位学者名叫方博文,在传统文化领域颇有建树,素以观点犀利着称。这一次,他将矛头对准了郭凌峰团队,指责他们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文化创新变成了哗众取宠的工具。
“文化不是摇钱树,更不是用来博眼球的玩物!”方博文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我们需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市场、讨好大众!”
他的言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尤其是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学者和艺术家,纷纷对郭凌峰团队的做法表示担忧和不满。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文化创新的道路上,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方博文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他的讲座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文章也被多家媒体转载,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一些高校甚至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担任客座教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人才。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和压力,郭凌峰团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开始动摇,担心项目的未来;也有人坚持初心,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
“我们真的做错了吗?”小吴看着网上的评论,心中满是迷茫。
郭凌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小吴,你要相信自己,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文化创新需要百花齐放,也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要被一时的质疑声所影响。”
郭凌峰深知,这场舆论战,他们不能回避,更不能输。他开始积极地应对,一方面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阐述团队的理念和初衷,强调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另一方面,他积极地与方博文等学者进行沟通,希望能够求同存异,共同为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就在这时,一直默默支持郭凌峰团队的富商李先生传来了好消息。困扰他多时的投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他不仅决定加大对团队的投资,还将介绍更多的商业伙伴给郭凌峰,为团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郭公子,我相信你的眼光和能力,”李先生在电话里爽朗地笑道,“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
郭凌峰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握紧拳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挑战也越来越多,但他不会放弃,因为他坚信,他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会得到时间的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