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曾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元宵佳节,南方之行(下),紫玄纪,威猛曾老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不是朝廷的镇北侯吗?他竟敢来武林盛会?”
“听说他昨夜遇刺,今日却安然无恙,看来传言不假……”
台上,苏州第一剑客莫问天抱剑而立,冷冷道:“虎丘剑会,乃武林盛事,朝廷鹰犬,也配登台?”
好狂妄的家伙!李初玄心里暗骂一声,面上却微微一笑,“本侯今日不以官身论武,只以剑客身份讨教。”
莫问天冷哼一声:“既如此,生死不论!”
话音未落,剑光已至!
莫问天的剑快如闪电,寒芒直刺李初玄咽喉!
然而——
李初玄未拔剑,只是抬手,指尖轻轻一弹。
“铮——!”
一道无形剑气激射而出,莫问天的剑锋竟被硬生生震偏!
全场哗然!
“天玄一段……”李初玄眉头微挑。
莫问天脸色大变,再出三剑,一剑比一剑凌厉,可李初玄始终未拔剑,只是身形微动,便轻松避开。
第三招时,李初玄终于动了。
他右手一抬,“镇国”短剑出鞘半寸——
“锵!”
一道紫气如龙,剑光横空,莫问天的长剑应声而断!
全场死寂。
李初玄收剑入鞘,淡淡道:“承让。”
莫问天呆立原地,半晌才涩声道:“……这是什么剑法?”
李初玄微微一笑:“我自创的。”
台下豪绅们面色惨白,尤其是周延儒,额上冷汗涔涔。
李初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本侯奉旨南巡,除推行新政外,更要肃清地方弊政。”他抬手一指,“即日起,苏州府重新清丈田亩,有敢隐瞒者——”
“镇国”剑骤然出鞘,剑光如虹,三丈外一块巨石轰然裂开,断面光滑如镜!
“犹如此石!”
周延儒面如死灰,他知道,李初玄这一剑,斩断的不仅是石头,更是苏州豪绅的最后一丝侥幸。
~
南京城,大明陪都,六部衙门俱全却无实权,成了失意官员的聚集地。
李初玄刚到南京通政司报到,就收到了南京守备太监魏彬的请帖。
“魏公公设宴玄武湖,说是要为侯爷接风。”穷奇使神色凝重,“据内卫密报,魏彬与朝中某些勋贵有书信往来。”
李初玄手中捏着魏彬的请帖,指尖轻轻摩挲着烫金的边纹。
“侯爷,这宴无好宴。”穷奇使继续低声道,“魏彬是司礼监出身,白莲教一案后,原南京守备太监被流放,魏彬从甘肃调任南京,据说手底下养了不少死士。”
“若是他识趣些,就不会做傻事了……”
李初玄轻笑一声,将请帖随手一抛,那薄薄的纸笺竟如刀刃般钉入三丈外的廊柱,入木三分。
“这些勋贵是急了,连魏彬这样的阉党都敢勾结。”他负手而立,目光望向玄武湖方向,“也好,本侯倒要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告诉魏彬,本侯准时赴约。”
……
玄武湖上,一艘华丽的画舫静静停泊在湖心,四周水雾弥漫,远处城楼的灯火如星点般闪烁。
李初玄踏上画舫时,魏彬早已在舱门前等候。
他一身蟒袍,面白无须,眉眼间带着几分阴柔的笑意,拱手道:“李侯爷肯赏脸,咱家真是受宠若惊啊!”
“魏公公客气了。”李初玄微微一笑,目光却扫过画舫两侧——那里站着几名侍卫,看似寻常,实则气息沉稳,皆是内家高手。
魏彬引他入内,舱中早已摆好酒席,几名南京官员起身相迎。
为首的南京吏部尚书罗钦顺拱手笑道:“久闻镇北侯威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初玄落座,淡淡道:“罗大人过誉了。”
酒过三巡,魏彬忽然拍了拍手,屏风后走出几名歌姬,轻纱曼舞,琵琶声起。
“侯爷一路辛苦,今日不妨放松些。”魏彬笑眯眯地斟酒,“江南之事,何必太过较真?”
李初玄指尖轻点酒杯,酒液微漾:“魏公公此言何意?”
罗钦顺咳嗽一声,压低声音道:“李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你在扬州、苏州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南京这边……有些人不太高兴。”
“哦?”李初玄挑眉,“那依罗大人之见,本侯该如何?”
罗钦顺与魏彬对视一眼,缓缓道:“若侯爷愿意高抬贵手,南京六部可联名上奏,保侯爷入阁。”
“入阁?”李初玄忽然笑了,“罗大人这是要本侯欺君罔上?”
魏彬脸上的笑容渐渐冷了下来:“李侯爷,这画舫已到湖心,您就是喊破喉咙,岸上也听不见。”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要么合作,要么……”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舱内气氛骤然凝滞。
李初玄缓缓放下酒杯,轻叹一声:“魏公公,你可知本侯最讨厌什么?”
魏彬眯眼:“什么?”
“最讨厌被人威胁。”
话音未落,李初玄突然掀翻酒桌,袖中一道响箭冲天而起!
“嗖——砰!”
信号炸开的瞬间,湖面四周骤然亮起无数火把,数十艘快船破浪而来,将画舫团团围住!
“魏彬勾结朝臣,意图不轨!”李初玄拔出“镇国”剑,寒光凛冽,“本侯奉旨查办,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魏彬脸色大变,尖声喝道:“动手!”
刹那间,画舫两侧的侍卫暴起发难,刀光剑影直逼李初玄!
李初玄冷哼一声,身形如鬼魅般闪动,剑锋划过,三名侍卫咽喉溅血,倒地而亡。
魏彬见势不妙,猛地从怀中掏出一把淬毒匕首,朝李初玄后心刺去!
“找死!”
李初玄头也不回,反手一剑,“锵”的一声,匕首应声而断!剑锋顺势一挑,魏彬的衣襟被划开,一叠密信飘落在地。
罗钦顺低头一看,顿时面如死灰——那赫然是某位国公与魏彬往来的密信,内容竟是密谋搅乱新政。
“完了……全完了……”罗钦顺瘫软在地,喃喃自语。
……
五月初,北京城。
乾清宫内,朱厚熜一页页翻看着李初玄呈上的奏章和密信,神色晦暗不明。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李大哥此行辛苦了。”
李初玄微微躬身,“臣不敢居功。”
朱厚熜指尖轻敲龙案:“魏彬供出了三位国公,李大哥,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李初玄沉吟片刻,道:“这些国公乃太祖时期的老勋贵了,其势力网遍布朝野。若无确凿证据贸然动他,恐引朝野震荡。”
“那依你之见?”
“不如先剪其羽翼,徐徐图之。”
朱厚熜忽然笑了:“李大哥深知朕心。”
他走下龙椅,亲手扶起李初玄,目光落在他腰间的“镇国”剑上:“这把剑,用着可还顺手?”
李初玄会意,解下短剑双手奉上:“神器当归明主,臣不敢久持。”
“真是小家子气……”李初玄心里暗道。
朱厚熜接过剑,指尖轻轻抚过剑身,意味深长道:“江南虽定,但朝中风浪未平。李大哥且休息几日,若有需要,朕会派人通知你。”
李初玄垂首,“臣遵旨。”
走出紫禁城,李初玄仰头望向阴沉的天际,喃喃低语:“这啥破天气……”
“先回家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