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西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四十二章 太子发问,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剑西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百七十六年……两百七十六年……

徐达喃喃自语,念叨着这个不可置信的数字。

多少次出生入死,以命相搏,最后却只换来了两百七十六年的江山么?

唉!

蓦地,徐达想到刚才秦枫曾经提到,大明后世有个皇帝,年号是万历的,据说曾经三十多年不上朝?

岂有此理!

徐达强忍着冲动,让自己的目光不狠狠瞪向太子。

他知道,这个什么万历,不管有多么荒唐可笑,责怪太子也是没有道理的,太子唯一的儿子今年也才几岁,聪明伶俐,行为从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按理说,他当然不可能是那个万历!

莫非,是大明的末代皇帝?

三十多年不上朝,所以导致大明灭亡,这才止步两百七十六年?

若是如此,那么这个万历,简直该千刀万剐!

徐达脑子里乱哄哄的,忽而想到大明江山,忽而想到朱氏子孙,竟是没有一丝一毫,是关于自己这个魏国公的身家性命,或是后世传承。

秦枫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亦是微微感慨。

这徐达,当得起一个忠字。

“魏国公。”秦枫主动说道:“后世百姓,哪怕在七百年后,依然传颂你北逐残元,筑城戍边的功绩,大明虽然亡了,但有道的明君,或是济世的名臣,历史不会忘记,百姓更不会忘记。”

啊。

徐达这才哎呀一声,想到自己,却很快苦笑一声。

大明都不复存在,自己身后的那些声名,又算的了什么呢?

“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秦枫神色微微沉肃,念诵起了《明史》里的段落,果然让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众人都微微一惊。

随即醒悟到,这必定是后世对于魏国公徐达的评定了。

不止是徐达,其他人也立刻好奇起来,不知道这位大明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将,开国功臣,后世会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功绩。

“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

“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

“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

好高的评价!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这其中提到的开平王,是已经英年早逝的常遇春,而中山王,正是魏国公徐达。

现在,眼前站立的国师秦枫,来自七百年后的另一个时空。

在那个时空中,大明早已不复存在。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是心有戚戚,但既然历史不可更改,众人便纷纷想到后世评价之事,毕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深浅身后名”,乃是历代臣子最为重视的东西。

现在,听到秦枫如此评判徐达,众人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一双双晶亮目光的注视下,秦枫顿了一顿,随即想到一些野史中关于徐达最后的结局记载,心中微微感叹,提醒道:“魏国公岁数大了,以后可以多吃些清淡,不要贪吃烧鹅。”

烧鹅?

徐达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只觉得国师大人真是莫测高深,令人难以捉摸。

“国师大人。”

听到徐达的后世评价,信国公汤和脸色变了变,似是有些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老、老夫的结局呢?后世之人,又是如何评价老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家少爷回家之后火爆全城

御天静雅

灵道纪

笑傲余生

破命刀

有之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断章

质子摇身变帝王,诱哄我做正宫娘娘

橙大鱼

风起宁古塔

浪子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