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裴徽被封王
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2章 裴徽被封王,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九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些美人在见到安禄山后,尽管她们都拼命地想要掩盖住内心的恐惧,但那惊恐和畏惧之情却像被深深烙印在脸上一样,无论怎样都无法被掩盖。
有些美人甚至在安禄山面前浑身战栗,瑟瑟发抖,完全失去了平日里的娇艳动人,就好像她们的灵魂被抽走了一样。
安禄山看着这些美人,心中充满了失望。
他原本满心期待着能在这些美人身上看到如春花绽放般的笑容和鲜活灵动的神态,然而此刻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张张苍白如纸、毫无生气的面容。
这些美人的表现让安禄山感到非常愤怒,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盛怒之下,安禄山毫不犹豫地当场打死了十几名美人,以此来警告其他美人。
他恶狠狠地对剩下的美人说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如果你们不想像她们一样惨死,就立刻把你们的美貌展现出来!笑得要更加鲜活、更加迷人!否则,你们都别想活命!”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他的威胁不仅没有产生丝毫的效果,反而使得这些美人的恐惧与日俱增。
她们的面容逐渐变得苍白如纸,眼神也越发空洞无神,仿佛被吓得失去了灵魂一般。
这一幕让安禄山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的失望之情更是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一发不可收拾。
再加上病痛的折磨,安禄山的情绪变得愈发暴躁易怒。
在短短数日之内,他竟然亲手将一百多名美人活活打死,甚至还下令处死了另外三百多名美人。
这些曾经如鲜花般娇艳欲滴的生命,就这样在他的残暴统治下,如同残花败柳般凋零。
此时,高尚面沉似水,仿佛完全没有看到那两具刚刚被打死的美人尸体一般,他步履稳健地大步走进圣人明堂,径直走到安禄山面前,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地禀报:“启禀王爷,后方的粮草至今仍然未能送达,洛阳城内的粮仓已然空空如也,而潼关的十万大军如今也只剩下十日的粮草了。”
“洛阳城内粮草告罄之事,本王自然是心知肚明的。然而,这些负责运送粮草的人,为何迟迟未能将后方的粮草送达呢?”安禄山满脸怒容,面色阴沉得吓人,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就像一头愤怒的公牛,每一次喘息都伴随着沉重的鼻息声。
他那肥胖的身躯随着呼吸一起一伏,仿佛不堪重负一般。
站在一旁的美婢们都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其中一个美婢小心翼翼地拿起锦帕,轻柔地擦拭着安禄山手上的血迹,生怕会触怒安禄山。
待手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后,安禄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美婢们退下。
然后,他在李猪儿和一名身材魁梧的宦官的搀扶下,艰难地挪动着脚步,缓缓地向御榻走去。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自己的双腿像被千斤重担压着一样,几乎难以支撑。
李猪儿原本是安禄山的贴身宦官,一直深受安禄山的信任和宠爱,前几天安禄山听信了达奚珣的谗言,认为李猪儿与真龙之气相冲,会给自己带来厄运,于是便毫不留情地将他逐出了府邸。
然而,近来安禄山诸事不顺,心中烦闷不已,不禁又想起了李猪儿的种种好处。
在严庄的劝说下,安禄山特意请了一位高人来为李猪儿算一算生辰八字。
结果发现,李猪儿的生辰八字与安禄山并无相冲之处,这让安禄山大为惊喜。
于是,安禄山又重新召回李猪儿,让他继续担任自己最亲近的贴身宦官。
而李猪儿也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对安禄山更是忠心耿耿,不敢有丝毫懈怠。
高尚在安禄山手下的众多文官之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最为敬业的一个人了。
他所负责的事务不仅繁多,而且还非常琐碎复杂。
当安禄山向他发问时,高尚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然后回答道:“回禀王爷,卑职已经派遣了大量的人手前往后方去调查询问粮草的情况。然而,直到现在,这些人都还没有回来。卑职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所以又另外派人暗地里前去探听消息了。”
高尚稍稍停顿了一下,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明显的忧虑之色,紧接着继续说道:“王爷啊,依卑职的愚见,目前最为紧迫的事情就是要尽快地搜集到足够的粮草,以满足攻打潼关的那十万大军的需求啊。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军心必然会产生动摇,到时候后果恐怕就难以预料啊!”
安禄山听完高尚的这番话后,他的双眼突然之间变得猩红无比,仿佛要喷出火来一般。
他怒不可遏地大吼道:“那你倒是说啊,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高尚硬着头皮,赶忙上前一步,再次躬身施礼道:“王爷息怒,卑职已经紧急派遣手下之人前往城内各大户,严令他们务必提供足够的粮草。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为十万大军搜集七日所需的粮草应当不成问题。”
安禄山听后,面色略微舒缓了一些,但依旧面沉似水,露出些许不满之色,冷哼一声道:“七日之后又当如何呢?难不成我们便在此坐以待毙不成?”
高尚略一思索,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王爷,江淮地区和江南一带,自古以来皆是鱼米之乡,那里的粮草可谓是极其富庶。江南距离我们此处太远了一些,但卑职以为,不妨派遣一万大军南下,前去夺取江淮之地。”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从江淮地区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至此,如此,长期的粮草供应便可得到确保。”
安禄山闻听此言,沉默不语,似乎在深思熟虑着高尚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过了一会儿,安禄山微微点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
他随即传令道:“让史思明率领一万大军即刻南下江淮,限他七日之内攻克整个江淮地区,务必保证他们长久的粮草供应。”
……
……
然而,就在安禄山下达命令的同时,洛阳失守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到了李隆基的耳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隆基心急如焚,他深知洛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不能及时收复,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李隆基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前往迎祥观,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太上玄元皇帝的庇佑。
在迎祥观内,李隆基身着盛装,神情肃穆,虔诚地祭祀着太上玄元皇帝。
他焚香祷告,祈求神灵保佑官兵们守住潼关,抵御安禄山的进攻。
祭祀完毕后,李隆基下令修缮太上玄元皇帝的金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太上玄元皇帝显灵,保佑他们取得胜利。
就在这时,一封密报通过不良府的渠道送到了李隆基的手中。
李隆基迫不及待地打开密报,目光如炬,迅速扫视着上面的文字。
当他读完密报的内容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欣喜若狂。
原来,这封密报是由裴徽发来的。
在大唐深陷重重危机之际,裴徽竟然还活着,这个消息无疑是给李隆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然而,真正令李隆基欣喜若狂的,却是密报中的其他内容。
密报中说,裴徽为了躲避贼人的刺杀,一路狂奔,最终逃到了叛军的后方。
在那里,裴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率领着不良府的暗探们,巧妙地与各地的义军取得联系。
这些义军原本各自为战,但在裴徽的严格训练和调教下,逐渐成为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强大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