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秦公策乱迫战急
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秦公策乱迫战急,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赵子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数日之前,李世民议过“薛深愿降,今取晋阳,把握就更大了。底下便是怎么逼迫刘武周出兵与我野战”之后,就精心筹谋,定下了迫使刘武周出战之策。
李世民先已分兵南取文水、遣骑北断晋阳与楼烦、马邑之间的粮道,其实这两个举措,就已经对刘武周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时,他乃又散播谣言,云说是有晋阳城内的士民与己潜通,要在城内响应唐军作乱,——事实上,这也不算谣言,薛深的确是已愿内应。
如前文所述,刘武周部在晋阳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刘武周亦知他激起了极大的晋阳民怨,故连城中他都不放心住,住在了城外营。於是,此谣言一起,刘武周军中上下登时人心惶惶!
便接连有杨伏念、黄子英、张万岁等,相继进言刘武周,劝说他:“眼下之计,外有强敌,内则不稳,一旦城中生乱,我军腹背受敌,恐将尽丧於此地矣,不如是战是退,速定对策。”
刘武周初时,犹迟疑不决。
却宋金刚这道军报送来李善道军中的两天前,晋阳城内果然出现了一小拨内乱。——举乱之人,非是薛深,不过背后的操纵者,系为薛深。内乱的规模不大,很快就被平定了。但由此却造成了苑君璋、尉迟敬德、高满政等也坐不住了,包括郁射设在内,亦开始向刘武周进谏。
诸人皆言:“我大军数万,若只作困守,士气必衰,民心难安,粮草亦难以为继,久则不战自溃矣。较与唐军,於今敌情已明,汉王还攻临汾,姜宝谊等部唐军俱被牵制,李世民率来晋阳之众,无非两万步骑。与其等晋阳城内大乱,我军内外受困而自溃,何不趁此时机,主动出击,与李世民决一死战?我军众过唐军,胜算犹在,倘能一举破敌,大势可转。”
——打仗,打的是士气,打的也是震慑。士气毋庸多言,何谓“震慑”?特别在新占区的时候,震慑即以军威震慑当地的士民。新占区的民心往往不稳,军威不振便民心难服。若只一味避战,短日尚好,时间一长,新占区的士民中定然就会出现异心之人,到时就大势去矣。
震慑之力,不仅能慑敌,亦能安民。
刘武周也知此理。
又在刘武周帐下,苑君璋最有智谋,而尉迟敬德、高满政虽为武将,与黄子英、张万岁等相比,非是单一的勇悍,亦各有谋略,更别说还有郁射设这个突厥的监军现亦持此见。
由是,刘武周终於下了决心,采纳众议,决定接受唐军的挑战,出营与战。
宋金刚已率部,从平城到了晋阳。
刘武周决定出战的军议,他参加了,急呈与李善道的这道军报,讲说的即是此事。
……
看完宋金刚的这道军报,李善道蹙起了眉头。
“大王,宋柱国报禀何事?”屈突通察其脸色,看出了他的斟酌之意,问道。
李善道示意王宣德将宋金刚的这道军报,取与屈突通等看,说道:“晋阳谣言四起,言说城内强豪纷纷欲响应唐军,刘武周军心慌乱。他已决意出战,与李世民一决高下。”
“城内强豪欲响应唐军?”屈突通沉吟稍顷,说道,“大王,这倒不见得只是谣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晋阳,乃李渊长久经营之地,城内豪强子弟,不乏附从李渊者,闻刘武周部得下晋阳后,又肆意杀掠,民心早已怨声载道。这种情况下,豪强响应唐军绝非无端。”
刘黑闼以为然,说道:“刘武周这厮,本以为他算个豪杰,观他得了晋阳后的举动,实乃鼠目寸光。一则,他为渔夫得利,顿兵晋阳,不再南下,——他若南下,霍邑、灵石,我军岂不早就得之?怎还会有李世民奇袭晋阳之事?二则,他不顾民心,肆意杀掠,如今强豪欲反,令其自受困窘,正自食其果。大王,尉迟敬德、寻相悉刘武周帐下大将,自前被李世民败后,其军士气已落,甚至导致刘武周迟迟不敢应唐军之挑战。方今城内又民心不稳,他被迫出战。臣之愚见,刘武周这一仗,十之八九,怕是会落败。……我军是不是应就此作些预备?”
“贤兄所言甚是。”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世民和刘武周两人如果交手,谁胜谁败,谁技高一筹,李善道心中已有定论;更何况刘黑闼分析的很对,论兵力的话,刘武周现下对比李世民部的唐军,固然是占了多数,但兵多未必能胜,形势、士气、民心更为关键,当下无论形势,还是士气、民心,都不在刘武周这边,则刘武周此战的结果,已是显而易见,李善道越能断定,他是必败无疑。
李善道摸着短髭,琢磨了片刻,接着与屈突通、刘黑闼等说道:“刘武周此番出战,如我贤兄所言,败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刘武周一败,李世民收复了晋阳之后,我料之,他应不会追击刘武周,而势必会南下,再来与我军会战。形势,对我军就将不利。”
说着,他站起身,下到帐中,来至沙盘边上,指着沙盘上的临汾、霍邑,说道,“是以,我军必须赶在李世民、刘武周这一仗分出胜败,或者至少赶在李世民南下之前,歼灭临汾城外之宇文歆部,并及打下霍邑!”吩咐王宣德等帐下吏,“击召将鼓,召诸将速来听令。”
沉沉的召将鼓声击响。
鼓声回荡帅营,传令的军吏驰马分入其他诸将各营。
三通鼓未毕,各营的主将、副将已尽赶到,齐聚帐中。
刘黑闼为首,王须达、高延霸、萧裕、薛万彻等次之,又王君廓、独孤神秀、罗艺、高开道、李君羡、王伏宝等再次之,又其余营将、副将排列居后,二三十员战将分成数排,将帐中站得满满堂堂,——因是奉召将鼓的鼓声相召,皆披盔贯甲,一个个屏息严整,躬身肃立。
李善道下达命令:“诸将听令,即刻分兵两部,一部我亲督之,王须达为副,萧裕、薛万彻、李君羡、王伏宝等营从之,明日攻宇文歆营;一部我贤兄率之,高延霸为副,王君廓、独孤神秀、罗艺、高开道诸营从之,明晚潜行北上,袭取霍邑。”
诸将凛然接令。
“再传令城中,令高曦,明日遣兵出城,配合我部攻宇文歆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