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5章 离谱的印度新闻,刷视频:震惊古人,水光山色与人亲,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男女都不行,收养个孩子,让他改姓,也算血脉传承了下去。
借种之事,假如家中只有一个儿子,或者儿子都死了,那便会找同族中和自己儿子同辈的借种。
只有同族也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外姓人。
当然,还有一种很特殊的借种,比天幕放的印度女婿和岳母私奔还离谱。
那便是:女婿找岳母,公公找儿媳。
生下来的孩子,随男姓,女婿当自己儿子养,公公当自己孙子养。
老者口中妪婿和公媳指的便是此种情况。
当然,还指不是为了传承血脉而发生的不伦恋。
“重要的难道不是他们偷了钱和财宝走吗?”
“一个不当人子,一个枉为人母!”
“不想娶,逃了便逃了,可这拿钱,就太不是人了。”
众人还想讨论,却见天幕又放起视频,连忙闭口不言。
【印度,男子巴布卢与妻子拉迪卡于2017年结婚,育有两名子女,分别为7岁与9岁。
然而,巴布卢是一名电工,经常出差,拉迪卡留在村里,与同村的年轻人维卡斯·库马尔建立了恋爱关系。
见妻子对情夫感情坚定,且担心自己可能遭到妻子与情夫联手杀害,巴布卢便选择放手,甚至亲自为拉迪卡与情夫操办婚礼。
而他将独自抚养与拉迪卡所生的两个孩子。
村民透露,整个过程中,巴布卢始终没有怒骂妻子,也未与她发生争执,而是选择将此事告知村中的长老,并决定让她嫁给她的情人。
巴布卢坦言,他之所以选择同意妻子的离开,是因为近日看到丈夫被妻子杀害的新闻,让他感到不安。
为了避免自己被妻子与情夫联手害命,他决定亲自为他们安排婚礼,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大家能够和平分开,各自安好。】
. . . . . . .
评论区:
〖我重生了,重生在妻子与情夫杀死我的前一晚,这一世……〗
〖重生了,这一次一定不要重蹈覆辙。〗
〖重生了,这一世窝囊的活着。〗
〖硬生生把绿帽置换成了安全帽。〗
〖两个孩子是亲生的话,其实他的这个行为非常睿智务实。〗
〖求生欲拉满了。〗
〖明哲保身是对的,虽然看着丢人但是总比死了好。〗
〖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看的出来他真的很想好好活着。〗
. . . . . .
大唐,贞观年间。
长安。
众人嘴巴张的比鹅蛋还大,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离谱,离大谱!”
“这男的居然没有一点血性!”
“杀人犯法的!”
“犯什么法?你没听见他们村有长老吗?既然有长老,那就应该把女的埋了,男的杖毙!”
“后世可不能用私刑。”
“那是印度,又不是华夏,村里连长老都有,怎么可能不允许用私刑?”
“即便不能用私刑,那也可以告官吧。”
双方自愿通奸,称为和奸。
唐律对奸罪有一项适用规定:即不论何种原因、何种方式犯奸罪,通奸间徒一年半,有夫者、有妻者徒两年。
在此之上,根据方式、地位不同,还要加重判罚。
奴婢与良人和奸,均罪加一等,杖刑九十。
奸淫奴婢妻女的,杖刑一百。
如果是强奸,还要再罪加一等。
和奸,双方都要判罚。
强奸,只判男方重刑,因为女子是受害方。
不过,律法是这样规定的,但古代还有族规、村规等。
女子即便是受害者,之后的生活也不会过得太好。
集市上的人们,下意识的将印度带入华夏,他们想着即便不如后世华夏,也至少像此刻的大唐吧。
犯奸罪者,无论律法、族规都是不容的,这男的怎么因为怕死,就活生生的忍了下来?
还亲自操办奸夫淫妇的婚礼,简直是奇耻大辱!
但他们忘了,身毒是身毒,华夏是华夏,两者可不一样。
而且通奸之事,若是大家地位相差不大,自是可以采用律法、族规。
可若是有一方地位颇高呢?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道理,是个人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敢去做呢?
“先生……”李承乾话音未落,便被马周打断。
“当不得贵人一声先生,表字宾王。”
太子的先生乃是太傅、太保、太师、少傅、少保、少师。
马周可不敢接受李承乾的称谓,便让他称自己的表字。
“达者为师。”李承乾诚恳道。
马周嘴角抽抽,不知李承乾是真傻还是装傻。
“贵人唤我表字即可,若再称呼先生……”马周顿了顿,撩起衣服下摆,“你我便割袍断义。”
“宾王不愿,我也不强求,我唤你宾王,你唤我太郎、大郎亦可。”
太郎,猛一听,像是倭人的称呼。
但他们都是从华夏学去的。
包括次郎一词,也是同样的。
长子叫太郎,次子叫次郎。
史料可查的记载,东汉末年便有。
唐朝混用,既可以用太郎、次郎,也可以称大郎、二郎。
直到宋朝,仍然在用。
宋徽宗有个儿子叫赵楷,他的大儿子就叫赵太郎。
“不如唤贵人明高?”马周笑道。
李承乾,字高明。
马周将它调转一下,称呼李承乾。
意在告诉他,我知道你身份,但我不揭穿。
你是个礼贤下士的贵公子,我是个稍微有点才华的民间散人。
想问什么你就问,咱们别绕弯子了。
李承乾愣了愣,回过神来,笑道:“宾王才智非凡。”
“慧而早夭,聪明人死的很惨。”马周摇摇头。
“若是天竺皆是如此,那大唐攻略天竺,岂不是……”李承乾做了个翻手动作,叹道:“易如反掌!”
“明高可知蛊术?”马周问了个不相干的话题。
李承乾不确信的问道:“巫蛊之术?”
“然也,蛊术有个词叫做反噬!”
“朝堂若是只想通商、掠夺,那就任由天竺如此,可若是想分封、郡县,最好还是派人去教他们圣贤道理,否则华夏大地必遭反噬。”
“可否详解?”李承乾问道。
马周反问道:“明高不是要请我吃酒?”
李承乾明悟,连忙拉着马周往酒家而去。
……
陇右道,肃州。
玄奘法师,比历史上更早一年出发了。
天幕出现的第一日,李世民知道了他会前往天竺求经,便命人将他请来。
后来,又看了《西游记》,李世民担心他的安危,便给他配了五百驺从,还有五百甲士。
驺从,乃是封建时代贵族官僚出门时所带的骑马的侍从。
甲士,指士兵,也可指披甲士兵。
五百驺从和五百甲士都是从禁军中抽调出来的,披甲、持弩,配有改良的汉代斩马剑,即俗称的陌刀。
还带的有部分火器,如初始版火铳,原始版震天雷,即地雷。
除了骑兵和步兵,随行的还有钦天监以及六部选出来的各级官员,以及史官。
钦天监去的是袁天罡。
“陛下,贫僧是去取经,不是打仗!”
“你看天幕,你可是朕的御弟,朕只是担心你的安危而已!”
想到当日和唐皇的对话,玄奘望着黄沙一脸无奈。
“这配置,是去取经,还是去抢经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