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开仓赈灾
十月枫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开仓赈灾,婆瘫公瘸?我有系统粮满仓旺全家,十月枫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儿好多人。”
车厢后面,黎天河伸脖子张望。
“等一会,我去看看。”
谢锦南放开缰绳下车,走到告示牌前,好不容易挤进去。
从围观群众的只言片语,他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
“太好咯。”
“县令大人准备开仓赈灾,安置难民,咱们不用提心吊胆了。”
“是啊,本来我都想着这段时间先不摆摊了。”
大部分难民都被挡在城外,昨天抢粮的难民,是绕开官兵和封锁翻山越岭闯进来的。
没有指引和安置,饿怕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相公,告示上面写了什么?”
因为难民闯进来,锦绣担心有什么不好的大事发生。
谢锦南将告示内容大意说一遍。
“就是说,那些人不用饿肚子了,不用饿肚子就不会抢东西吃,县令伯伯真是个大好人!”
黎天河所说,谢锦南点头表示认同,“天河说得对。”
锦绣松了口气的同时,有自己的见解
“我是觉得吧,咱们县令大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想进步了。”
“姐,进步啥意思?”
“意思就是积极上进,咱们天河也要努力念书识字,你看啊,要是你不读书,今日县令大人张贴的告示你也看不懂对不对,看不懂你就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那样会吃大亏的,所以....”
“所以要努力!要积极!”黎天河学她语气,嚷嚷着打断,“姐,你怎么老是摸我头,会长不高的!”
“当然是因为你的头好摸啊。”锦绣笑吟吟地将手收回。
黎天河抓抓脑袋,认真道:“那你摸姐夫的,姐夫的头看起来更好摸。”
锦绣目光移向前面赶车的男人。
别说,谢锦南头型一看就很圆润饱满,就是前世常说的高颅顶,随便弄个简单的发型,梳个大平头都好看。
回到家。
锦绣着手制作高粱酒。
首先要浸泡高粱。
两百斤高粱全部洗净,放进两只大缸里用适量的水浸泡,待其软化,差不多要两天时间。
新屋靠近旧屋墙边一角,盖新屋时设计了棚子,方便下雨做事。
锦绣让黎天河将浸泡高粱的大缸放在棚子里。
谢家人习惯了锦绣倒腾新奇东西。
倒是吴桂花黎大有追着问,锦绣‘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应付过去。
与此同时。
谢氏小课堂开始了。
除了黎天河,还多了一个谢小玉。
锦绣的意思,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干脆让小玉一起。
读书的好处,谢家人心有体会,飓风和拐子一事后,谢家读书人谢锦南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这么说也不对,谢锦南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近几年被家里耽误了,还在童生这个阶段原地踏步。
女孩子将来总归要嫁人,读书没用论,在谢家是不存在的。
君不见锦绣就是跟着谢锦南念书认字,家里的营生都是她想出来的呢——虽然,这只是锦绣当初忽悠家人的说辞。
总之,锦绣和谢锦南提出让谢小玉跟着念书,谢家人无比赞成,问题在于谢小玉是否愿意。
正当锦绣长篇大论,洗脑女子当自强。
谢小玉利索干脆地一口答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