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星城市班子人事调整
爱跳的小袋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8章 星城市班子人事调整,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爱跳的小袋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0月19日清晨,星城市市委组织部大院的文件传输系统“火力全开”。
不到一小时,7份“关于市直系统重要岗位任免建议”的草案,连续送达市委常委会秘书组。
而这些建议,全部由市委书记李一凡亲自圈定。
赵斌手握清单,站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室门口,神色少有地凝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人事调整。
这是一场主动换血——对抗即将爆发的系统性封锁前,李一凡做出的战略准备。
星城市当前的政治结构,表面看风平浪静,实则已出现裂纹。
财政、人社、商务、国资、投融资口条线中,少部分人虽未直接反水,但在国际压力骤增、省委调研组入驻后,纷纷开始“观望、观色、观势”。
这种“静默离心”,比任何明面上的反水更危险。
李一凡看得清楚,他知道,该动刀了。
上午九点,星城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正式召开。
参会人员除市委班子成员外,还特邀星城市发改委、财政局、金融管理局、产投集团、兴泰集团等核心单位负责人列席。
李一凡开门见山,语气不快,却直指要害:
“目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不需要我多讲。国际围剿还在持续,国内调研仍未退场。”
“但我相信,在场所有人都能分得清一件事——现在不是你们观望未来走向的时刻,而是你们决定你站在谁身边的时刻。”
他顿了顿,看向每一位干部的眼睛:
“我要讲七项人事调整建议,全部属于‘即提即审’。”
“会后生效,全部到岗。”
第一项,调整市财政局班子。
彭学文升任副市长,兼任财政口条线常务协调人;原财政局副局长丁旭接任局长,并入市委经济小组。
丁旭是彭学文一手提拔、与李一凡私交深厚,是典型的务实型技术官员。
这个调整表面上是晋升,其实是权力上收——财政系统将被彻底纳入李一凡直属条线。
第二项,免去市金融管理局局长李峰职务,调任市委金融改革办副主任(副厅级,虚职)。
继任者为兴泰集团战略风控部负责人徐思源,曾在央行研究局挂职两年,对地方金融风险管理有深度理解。
此人此前虽为企业编制,但与李明杰在凡星交集密切,深得信任。
李峰的调离,意味着那个始终“半站队”的人物,终于退出舞台。
第三项,组建星城市主权基金应急协调小组,由赵维康担任组长,林晓峰、丁旭、刘向力为常设成员,统一指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应急项目。
此举意味着:星城市对外正在建立一个“城市级财政-金融-投资联动机制”的闭环指挥架构。
这种“政金投一体化”的结构,在省内、乃至全国地市一级从未有过先例。
而这,也正是省委某些人最忌惮的东西。
第四项,启动市国资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由刘青峰主导,凡星投资、产投集团、建投平台共同作为新国资控股平台入局,组建“星控一号平台公司”。
李一凡讲完这一项,会议室已经出现波动。
有常委低声私语,有副市长眼神动摇,但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因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结构一旦建立,星城市核心资源权将彻底进入“可控”轨道。
而这也是李一凡真正要做的事:
不是再谈改革,而是——在压力下构建一个“自循环”系统。
会议结束后,赵斌将新任命文件送出,组织部系统连夜运作,所有人员将在48小时内完成交接。
李一凡没有丝毫犹豫。
他知道,省里不会坐视不理。
他更知道,有人正在暗中“报信”。
就在这次常委会召开前的24小时,潇湘省发改委能源处处长赵明辉已向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提交一份《对星城市产业基金债务结构的风险提醒函》,其中重点批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