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可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其心必异,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唐吉可汗,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若强势,则必然生出叛逆之心,若大夏主体衰弱,诸侯国公然叛乱,几为必然...”

“此不以胡汉而转移,也不以族群而会有所变化,但吾还是要坚持分封不动摇...”

“因为吾要建立的是诸夏,而不是李夏,希望诸位明白,也希望诸君谨记...”

李信直接将话挑明,告诉在场文武,告诉王雄高顺等一众对胡人有偏见的原边军将士...

那就是,无论他李信分封的是胡人将领,还是汉人将领,只要这些人强势起来,尾掉不大是必然...

甚至若大夏这个中原主体衰弱,这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王,无论是汉人也好,还是胡人也罢,反叛也是必然...

哪怕分封的诸王,都是李氏血脉,都是李氏子嗣,这种事情,同样不可避免,甚至会更加明目张胆的搞叛乱...

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彼时有着周礼作为束缚,分封的还都是自己人...

然只要周室这个主体衰弱,周边的诸侯国,同样不会给予丝毫面子...

乃至最后被自己曾经分封的诸侯国,三番五次打脸,甚至到频频到周邑都城,问鼎之轻重...

最后干脆被自家分封的诸侯,直接出兵灭掉...

在到西汉,分封的诸王,还多是老刘家的血脉,结果前后不过几十年,依然爆发了七国之乱...

甚至因为七国之王,皆是老刘家的后裔,有着同样的血脉...

有着同样,继承皇位的资格,是以对于皇帝位置的觊觎,更加明显,叛逆之心也更加严重...

哪怕是现在的东汉,朝廷没有分封明晃晃的诸侯王,但地方的封疆大吏一旦做大,同样是尾掉不大,乃至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一切切都说明了,无论是封建分封制度也好,还是皇权大统制度也罢,地方做大,必然会威胁中央主体...

这是必然,不以人力而转移,也不以所谓的胡汉之别,而转移...

这些李信都知道,甚至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他还是要施行分封制,还是要大肆分封有功之臣,大肆分封诸侯...

他想告诉后来人,与其整日里,去想着限制这个,限制那个,还不如保持自身强盛,更具有威慑力...

且对于分封的地方诸侯,李信也不是没有制衡的手段,汉武帝推恩令,那明晃晃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摆着...

李信这名整日里钻研,大搞封建,广分诸侯王的人主,焉能不有所关注...

他感觉,自己这一代,搞分封绝对镇得住,大夏这个主体也稳得住...

至于三五代之后,推恩令便会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那些不知上进的诸侯国,逐步分解掉...

剩下的,强大的,必然是持续保持强盛,保持向外开拓的诸侯王国,而不是只知道内斗的猪猴...

而且李信搞的分封,并非大汉那种内封制,而是外封制,在中原之外的地方,分封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道目标,也是向边疆开拓,向外辐射,而不是向内,与大夏主体争夺领地...

就算出现那种,脑生反骨的叛贼,以诸夏的大义、制度、人口、科技、物产、体量、乃至军事实力...

若当真到时候,输给了边荒地区的叛乱诸侯,那就是腐败无能,到了该改朝换代的时候了,也没有资格再继续存在下去了...

而且李信想要建立的是诸夏,是诸夏联盟,而不是单纯的李夏...

若连最基础的慷他人之慨都做不到,还搞什么分封制,还搞什么诸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说好的当反派,全员倒追什么鬼?

松林街的小扑街

成为首富,从老妈闺蜜开始

风雨楼主

抗战:穿越晋西北,屠鬼子百万

你的尘埃

重回09:不贷款你们真以为我没钱?

像素诗人

入夜就变强,我的天赋无限进化

纵马啸西风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梁园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