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把它拿回去肯定还能用
月亮是哥踹弯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 把它拿回去肯定还能用,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月亮是哥踹弯的,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了洞口前,在头灯的照射下,他发现前方大概十几米的位置,通道被红砖水泥封住了。
这情况应该是住在上面的住户知道了防空洞的存在,把通道堵上的。
至于为啥不占据整个防空洞,那肯定是想到了地下的空间不是他们家的。
谁都不可能占据这么大的地下空间。
所以才封锁住了通道,把房子占地面积之下的部分房间占据着就可以了。
常顺又看了一眼通道内的房间口,一共有六个房间。
没有迟疑,他走入通道挨着把每个房间都查找了一遍。
房间里的情况,跟进来时看见的那几处房间情况差不多。
找过之后,他又找出来了一个墨斗、一套弹棉花的工具以及几个老线筒。
墨斗同样是民国时期,它的形状是半个葫芦形,表面雕刻有蝙蝠、铜钱纹饰。
弹棉花的工具,有弹棉花专用弓、弹锤、押板组成。
材质很普通,但作为民俗老物件,还是比较少见的品种。
老线筒,是塑料的,长度约12公分,里面有一个专门绕线同时又能储存针具的容器。
线筒面上有伟人图像、语录。
语录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离开通道被堵的洞口,常顺进入了第三个洞口。
这里倒是比较深,通道所见之处,并没有再次被堵上。
从头灯照射的情况看,通道的尽头距离他现在的通道口、站立的位置,估计有五六十米远。
当头灯扫射到最近的一处房间,他发现墙面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
很显然,里面应该是医务室。
常顺直接向着这处房间走去。
到了门口,在头灯的照射下,他发现靠近进门处大概两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书桌。
书桌是实木书桌,黑乎乎的,很有年代感,上面有一个老热水瓶,一个黄釉茶杯以及一把红陶老茶壶。
左方贴近墙面的位置有一排老实木柜子,房子的最里面,有一个用马凳、木板支撑起来的单人床铺。
两个担架竖着靠在床铺旁边的墙面上。
另外一面墙的墙边,放着两张长条椅,椅子是那种六七十年代实木椅子,卫生所用的那种。
只是看了一眼,他就感觉这里面的东西不少。
常顺先走到书桌前,把热水瓶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这个水瓶,外壳是塑料的,表面条形沟壑相间,外盖也是塑料的,瓶塞是木头,底部有龙凤图案,十分美观。
热水瓶看上去很厚实,它的制作年份,应该是五十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制作出来的东西,真材实料。
把它拿回去肯定还能用。
当然,过去半个世纪的东西,这物件是一件很不错的怀旧民俗收藏品。
常顺打算一会儿把它带出去。
茶杯、茶壶很普通,拆迁区有很多一模一样的,他自然不会拿走。
书桌的两个抽屉,已经被别人打开了。
看了下,里面有一些老报纸,几本书,两个听诊器,几个药瓶,一本单据以及两卷白纱布。
老报纸是七二年,书有:
《常见病医疗手册》《常用中草药手册》、《赤脚医生手册》、《农村医疗普及手册》、《上海常用中草药》。
单据是诊疗记录单。
因为时间长了加上受潮的关系,这些书籍、报纸里面的纸张,基本上连在了一起,算是全都废掉了。
两个听诊器,一个是西医用的那种管状听诊器,另外一个是中医所用木式听诊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