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想办法
快乐的小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7章 想办法,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快乐的小橙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么动手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朱小松发现孔子的力量,真的是太庞大了。毕竟作为一个圣人,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从这么多学派当中杀出来,并且在汉朝得到了一定的巩固和发扬,自己想要动手,恐怕面对的是全天下的读书人。
这些东林党的人在山东根深蒂固,他们控制了舆论,同时又打着儒家的招牌,而且他们的位置还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
他们之间的内斗顶多就是贪污腐败的问题,在执行明朝朝廷发布的重要政策上,做出了一种明面上欢迎,实际上反对的做法。
老百姓不理解,毕竟舆论掌握在这群读书人的手里,天下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不能够迅速处置,做到杀一儆百,恐怕以后麻烦会更大,自己想要推动改革,真的是太困难了。
朱小松发现自己虽然占据着皇帝的名义,但是真正想做点什么事情,还需要这些基层的官员,如果不让这些人先吃饱了,恐怕自己的政策根本就不动。
可是真的让这些人这么做的话,老百姓可是损失惨重,老百姓只会单纯的认为皇帝是个坏蛋,只有混蛋皇帝才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毕竟讲话的都是读书人,肯定不会说自己黑。
想来想去还是困难,你就算是想去山东做调查也非常困难。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做的是改变思想,如果你不想办法改变这群人的思想,那永远无法改变这个局面。
山东的东西根本就出不来,外面的东西也进不去山东。连人口的流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想要传播思维,那是非常困难的。
想到这里,朱小松的浑身打了一个冷颤,毕竟传播正确的思想,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
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幸运的。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朱小松刚开始决定将这些人调出来,可是他们会拿着山东的经验复制到别的地方,山东现在成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光想杀掉这些官员比较容易,毕竟他们每个人屁股比较都不干净。可是杀了这一群人没有什么用,换一批人依然会这样做。
这好像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突然间朱小松想到,既然我没有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那我就用利益来捆绑这些人。
你们山东的人不是严格禁止老百姓进出吗?虽然表面上执行朝廷的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涉及各种刁难。
如果自己作为一个太子,利用皇帝的名义,进行这样的行为,那肯定短暂时间内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朱小松马上利用皇帝的旨意,发了一道圣旨给整个山东。
一下子山东就乱了,这些当官的发现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都没用了。因为皇帝光明正大地下圣旨,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明王朝的改革,将山东作为试点。
老百姓进出城池,不需要登记。也就是说无论你从山东运货物还是你个人想离开,现在不需要登记了。
这下子这些当官的眼睛就红了,自己控制了进出人口和货物,那可是赚的盆满钵满。现在皇帝突然下达这样的圣旨,并且告示贴满了整个山东省。
老百姓们都知道皇帝彻底改变了规矩,现在想进出或者想运输出去,什么都不用登记了。
老百姓早就对这种规矩反对了,你他妈的设置各种障碍不让我出去,商人也是非常高兴,毕竟缺少了敲诈勒索之后,自己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但是这些当官的他非常聪明,马上就给你制造混乱,自己花钱雇佣一些地痞流氓,专门对付这些老百姓和商人。
很快,山东治安案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百姓晚上都不敢出门了。你出门就容易遇到抢劫,甚至打闷棍。
老百姓想从山东离开,经常遇到土匪,这样的案件层出不穷,虽然没有发展到杀人的恶劣情境。
但是抢劫的案件一下子就出来了,山东的官员马上就写奏折,皇帝呀,你的政策不完善,刚刚公布之后,老百姓和商人都想出去,可是他们遇到了抢劫的地痞流氓无赖,这样下去,社会就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