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战场外的角力
深蓝之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战场外的角力,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深蓝之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埃苏丹自问,以土耳其的经济体量,肯定能更好的满足库尔德人的金主爸爸。
付出的真金白银,远比过路费更诱人。
埃苏丹在这波操作中要求的不多。
他希望库尔德人金主爸爸看到,维持双方平衡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让土耳其人可以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
但这些都是基于正常的势力之间的合纵连横。
埃苏丹是万万想不到,库尔德人的金主爸爸是路明。
他自以为高明的政治操作,实际上都是白费功夫。
塔布卡空军基地。
路明悠闲的泡着红茶,安排着系统的生产任务。
现在系统拥有4个生产基地。每天可以补充2400名克隆人。
他对这几个基地生产的人员进行更详细的区分。
基尼村基地生产的克隆人主要用于对外国的渗透任务,这里面也包括对于下级势力的渗透,比如渗透代尔祖尔省的南部部落武装。
塔布卡基地和盖亚拉基地的克隆人,主要用于补充占领地二线部队和警察部队,这也算是预备役生产。
这些二线预备役部队,可以随时转入一线部队作战。
这次库尔德武装进行整编,就是抽调了大量的二线部队进入一线部队。
这种二线预备役部队转一线部队的模式有非常大的好处。
刚生产的克隆人士兵只有一级,他们虽然经历了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但他们本质上还是新生儿。
进入二线部队后,可以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种灌输的技能逐渐融会贯通。
一级的士兵在二线部队服役积累日常经验后,普遍都可以升级到二级。
二级士兵拥有更高的智力和更强的战斗力。
这就比直接生产后粗暴的扔到一线部队填线要强太多了。
以前路明是战争压力太大,克隆人战损率太高,没办法进行精细操作。
但现在基地的生产量明显游刃有余,也没有战争入不敷出的压力。
所以,路明未来都准备按照这个模式补充新部队。
至于马拉蒂亚基地,目前还在一线,这个基地生产的克隆人就直接用于补充库尔德武装的战斗消耗。
路明把4个基地的人员生产区分后,可以清晰的规划各种人员的调配工作。
在内政方面,路明麾下势力拿下了伊拉克北部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经过了几个月的改造,伊拉克北部油田的输油管道终于和塔布卡基地联网。
这些油田的产出,通过北部地区的密集输油管道汇聚到塔布卡基地。
这些油田最终都变成了路明的现金奶牛。
对于路明鲸吞伊拉克北部油田,国际上各方势力都很不满。
尤其是华国企业损失惨重。
对于各方势力的损失,路明用成品油的出口,单独补偿了华国企业的损失。
对于路明来说,维护好和华国的关系是重中之重。
这不光是路明是华人的原因,更多是利益的考量。
华国是新崛起的国家,在海外利益方面,并没有多少传统势力范围。
路明的崛起,肯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
这会挤占太多国家的核心利益了。
自古以来最难的,就是让人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
所以,路明麾下的势力崛起,必然伴随着战争和流血。
只有华国,是唯一的一个既有实力也不会有多少利益受损的国家。
而且,华国对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切蛋糕也是相当感兴趣。
华国的崛起,必然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待遇。
在这点上,双方是有共同利益的。
在战略上,双方是天然的盟友。
路明和华国可以在太多的方面携手共进,共同制定新的切蛋糕的方案。
所以,路明也就补偿和照顾华国企业,剩下的欧美俄企业,都是他盘中的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