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铁履车问世
小小西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8章 铁履车问世,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小小西下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肃杀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紫禁城。】
【乾清宫内,朱由检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烛火在他阴沉的脸上明明灭灭。】
【户部奏折上“北方边镇粮草短缺”的字迹刺得他眼眶发疼。】
【刚送来的军报更如重锤般砸在心头——因连日暴雨,三千石粮草困在泥泞的官道上,前线将士已断粮三日。】
【与此同时,江南巡抚的加急文书称,丰收的稻米因陆路难行,半数在粮仓发霉腐烂。】
【他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四溅:“堂堂大明,竟被道路与运输生生困住?”】
【次日早朝,奉天殿气氛凝重如铅。】
【朱由检将沾满泥污的军报狠狠掷向丹墀:“去年因运输损耗的粮草达二十万石!”】
【“边军挨饿受冻,百姓丰年却无粮可食,你们就拿不出半点办法?”】
【内阁首辅洪承畴整了整官袍,上前躬身:“陛下,陆路运输向来依赖车马,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实非人力所能抗拒。”】
【“修缮官道需耗费百万两白银,如今国库空虚......”】
【“够了!”朱由检打断道,“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将士饿死、百姓冻死?”】
【刑部尚书乔允升见状,也出列谏言:“陛下,老祖宗传下的运输法子沿用百年,贸然更改恐生祸端。”】
【“况且制造新车必定劳民伤财......”】
【工部侍郎宋应星攥紧手中的《远西奇器图说》,犹豫再三后说道:“陛下,臣曾在西洋典籍中见过轮式载具,若能改良用于运粮,或许可解难题。”】
【“但需重新设计车架、车轮,且涉及轴承制作等技术,我朝尚无先例......”】
【“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朱由检猛地起身,龙袍扫过桌案,“即刻成立‘车舆局’,朕要造出能在烂泥中行走的‘铁履车’!”】
【“无论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必须成功!”】
【车舆局设在京城西郊废弃校场,简陋的工棚里,工匠们围在朱由检绘制的草图前。】
【老木匠刘福海磕了磕烟袋锅,铜烟锅撞在木凳上发出清脆声响:“陛下,这铁轮子看着就笨重,陷进泥里不是更难走?”】
【“我打了四十年的车,从没见过这种设计。”】
【铁匠赵大锤挠着满是铁屑的脑袋:“铁轮和车架咋连?普通榫卯肯定撑不住,弄不好一上路就散架。”】
【传教士汤若望推了推眼镜,指着图纸解释:“西洋的轮车需精密轴承,以减少摩擦。”】
【“但这需要车床加工,我们......”】
【“别管多难,都要想办法!”朱由检打断道,“三天后,朕要看到第一辆试验车。”】
【三天后,首辆试验车亮相。木轮外包裹着粗糙的铁皮,简陋的车架摇摇欲坠。】
【朱由检不顾太监劝阻,坚持亲自押车。】
【在平整路面上,车子还算平稳,但刚驶入积水路段,铁轮就深深陷进泥里。】
【马匹累得口吐白沫,四蹄打滑,车子却纹丝不动。】
【“为何如此?”朱由检揪着工部官员的衣领质问,泥水溅上了明黄色的龙袍。】
【宋应星跪在泥水里仔细查看,衣服很快被泥水浸透:“陛下,铁轮面积太小,压强过大。”】
【“而且连接处过于脆弱,需加宽轮面,加固车架。”】
【第二次试验前,车架改用精钢打造,轮面加宽至一尺。】
【当马车启动时,连接处突然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整个车架轰然倒塌。】
【飞溅的碎片擦过朱由检的脸颊,划出一道血痕。】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弹劾奏章,声色俱厉:“陛下不顾工匠死活,沉迷奇技淫巧,致使多人受伤!”】
【“此等昏聩之举,必将动摇国本!”】
【朱由检抹了把脸上的血,冷笑一声:“若能解决运输难题,朕这道疤算什么?”】
【“车舆局继续研发,再有阻拦者,革职查办!”】
【研发陷入僵局时,年轻工匠周明蹲在角落里,欲言又止。】
【朱由检注意到他的异样:“你有话要说?”】
【周明紧张地搓着手:“陛下,小人老家的独轮车,会在车轮边缘加木板防陷。”】
【“咱们能不能给铁轮也加个......像脚一样的东西?”】
【朱由检眼睛一亮:“即刻试验!”】
【经过半个月的反复试验,新车终于成型。铁轮两侧加装了可开合的铁制履带,如同给车轮穿上了“铁履”。】
【试运当日,校场围满了人。】
【当满载千斤粮草的“铁履车”缓缓驶入泥泞路段时,随着铁履展开,车轮竟平稳前行。】
【“动了!真的动了!”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惊呼。】
【老车夫李长顺挤到前排,难以置信地说:“这玩意儿比十匹马拉的车还管用?”】
【朱由检兴奋地拍着周明的肩膀:“重重有赏!立刻批量制造,先造百辆!”】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惊。户部尚书毕自严算盘打得噼啪响:“陛下,若推广此车,运输损耗至少降低六成,每年可节省白银五十万两!”】
【“如此一来,国库压力能大大缓解,来年的军饷和赈灾款项也有着落了。”】
【但也有大臣提出质疑。礼部尚书李腾芳皱着眉进谏:“陛下,此车外形怪异,恐惊扰百姓。”】
【“且其构造复杂,维护成本高昂,后续费用从何而来?臣担心,这会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
【兵部尚书杨嗣昌也出列道:“陛下,虽说此车在试验中表现不错,但大规模投入使用,还需考虑诸多因素。”】
【“比如车夫的培训,车辆在不同地形的适应性,以及战时的实用性。贸然推广,万一出现问题,耽误了粮草运输,后果不堪设想。”】
【朱由检沉思片刻,说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但眼下粮草运输迫在眉睫,不能因噎废食。”】
【“先在京城周边及重要官道试行,同时设立专门的维护机构,研究降低成本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