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知秋醉海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祖产,民国穿越女掌柜,一页知秋醉海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学得这个恐怕用不大上。”袁先生一声苦笑。
“我新开的店里还有职位,先生要是有闲可以来看看,别在家里闷着了。”明慧有心招揽他,这民国的知识分子可不多,有些专业技能的人都少,多得是出力气的文盲。但这位估计还是名门之后,清高得很,多半不肯从商,所以明慧并没有说让他当什么账房什么的,只留个活话,看他自己需要再来找她就行了。
明慧付了钱,让韩青他们开车来把袁先生这些个家具连那几件瓷器摆件都拉到‘静漪园’去了。
黄氏、明慧、锦兰她们一行人和袁先生告辞出来,这个时候燕京市民已经开始囤大白菜还有萝卜,买煤和柴火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冬季是最难过的季节,要是没有可以保暖的房子和一定量的食物会有不少人冻死在冬天。缝制冬衣的人家多了起来。碧云轩店里来买棉花的人多起来。这棉花以前是附近的农户送来的,以前霍老爷还去外地收棉花,但今年九月忙着储备物资,葛掌柜也不得空,外边的棉花就没收。附近的和郊区的就自己雇车送来了收了一部分,比起往年是少了不少。明慧在浙兴公司定了不少新花色的毛呢料子适合给时髦的少爷小姐们做大衣。还把夏天里就进了货的皮夹克都挂了出来。小件里添了羊毛围巾和羊毛袜子、羊毛手套、棉皮鞋。
还有小三轮车卖得也不错,附近邻居也有好几户都买了,正一车一车往家里运大白菜和萝卜、土豆。
金铃的妹妹金喜得了姐姐出钱买得缝纫机,学了三四天就挂了个牌子出来:代缝棉衣,附近邻居自己出棉花、面子、里子,再给三块钱加工费她就可以给代缝出一套新棉衣。她手脚麻利,她妈妈帮着裁剪,她上缝纫机给缝制,一天能做不止一套棉衣。一个月至少能收几十块钱,算是能养活六口人了,不用老啃姐姐的积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