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七回 番后火鹊烧八将 薛元帅子媳团圆,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丁山一路奔逃,跑过了百里荒山,眼看苏锦莲就要追上来了,心中焦急万分。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山头上传来虎啸之声。薛丁山抬头望去,只见一个打柴的女子,模样长得奇形怪状,手中拿着铁锤,正在那里打虎。薛丁山连忙喊道:“姐姐,救救我!” 那女子往下一看,问道:“小将军,你是何人?为何一人一骑跑到这里,向我求救?” 薛丁山说道:“女将军,我是平辽王薛元帅之子。奉圣旨前来征西,方才在阵上被番后打中后心,我忍痛逃跑,她在后面紧追不舍。我伤势严重,无法抵挡,万望姐姐救我一命,我定当铭记大恩,没齿难忘。” 那女子嘻嘻一笑,说道:“这有何难。请世子暂且到树林下躲避,等她追来,我自会抵挡,杀她个有死无生。”
话刚说完,只见苏锦莲追上山来。薛丁山心中慌张,赶忙躲进树林。苏锦莲看到那女子,问道:“方才可有一个少年将军跑到这里?” 女子答道:“他在树林里。” 苏锦莲听了,连忙追进树林。她没料到,那女子突然举起死虎,朝着她的头上砸了下来。苏锦莲措手不及,惨叫一声:“哎呀!” 从马上跌了下来。薛丁山见状,急忙上前,割下了苏锦莲的首级。
随后,薛丁山赶忙来到女子面前,叩谢救命之恩,并问道:“请问姐姐尊姓大名?我回营后,一定告知父亲,前来答谢。” 那女子说道:“奴家姓陈,名金定,祖先是中原人。父亲陈云,曾是隋朝的总兵,当年奉旨借兵,流落西番,在乌龙山居住,以砍柴为生。母亲毛氏,是番邦女子。我上无兄长,下无弟弟,今年一十七岁。只因生长在西番,而且容貌黑丑,所以得了个‘母天蓬’的绰号。我家离这儿不远,还有些话想问问公子。” 薛丁山说道:“多谢姐姐盛情,但我有军令在身,来不及细谈。等我交令之后,一定再来叩谢。” 陈金定见他执意要走,便赶忙拿出丹药,为他敷好伤口,说道:“我明日盼你前来,可千万别失信。” 薛丁山应道:“知道了。” 说完,他上马出了山林。
走了半路,薛丁山正好撞见秦汉、窦一虎二将。三人相见,十分欢喜,一同回到城中,进帐交令。元帅问道:“方才秦汉、窦一虎二将说,你被番后的金鞭打伤,吐血而逃,番后拍马追赶,你怎么反倒取了她的首级,前来交令?” 薛丁山说道:“爹爹,孩儿被她打伤后,落荒而逃。被她追到山林时,情况危急,幸好有个打柴女子,用死虎将番后打死,救了孩儿。她父亲是隋朝的总兵,名叫陈云,流落西番。孩儿恳请父王送上金帛,答谢她的救命之恩。” 元帅说道:“既然是我儿的大恩人,理当答谢。” 元帅转头问程咬金:“老千岁,他父亲是前朝总兵,你想必认识,就麻烦你走一趟吧。” 程咬金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程咬金同薛丁山带着金银绸缎,前往乌龙山。陈云得知消息,早早地在远处相迎,将他们接入草堂。宾主分坐之后,各自通报姓名。程咬金说道:“昨日承蒙令媛搭救世子,今日元帅备下礼物,派老夫同世子前来叩谢救命之恩。” 陈云说道:“老千岁,下官流落西番已有数十余年,早就听闻中原已归大唐。我一直想回去,只可惜没有机会。我家小女是武当圣母的徒弟,前日圣母有言,说小女与世子有姻缘之分。如果世子不嫌小女丑陋,我明日就将她送到营中,与世子成亲。我老夫妇二人,情愿在军中效力,跟随元帅左右,为征西大业尽一份微薄之力。承蒙送来的礼物,就当作聘礼吧,还望老千岁多多周旋。” 程咬金说道:“好极了,老夫就做这个媒人。” 说完,二人便告辞,回到营中,将事情的经过向元帅说明,元帅同意了这门亲事。
薛丁山却说道:“爹爹,这可使不得。” 元帅说道:“陈云既然愿意将女儿许配给你成亲,我们理应答应,这样才不辜负人家的救命之恩。况且陈金定小姐,虽说容貌丑陋,但她是武当圣母门下,法力无边。将她带在军中,必定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我儿,你明日准备好礼物和车马,前往迎接她的父母,到帅府来。为父亲自做主,给你们成亲。” 薛丁山不敢违抗父命,赶忙着手准备。
再说后营中,夫人和小姐们得知此事,心中都十分喜悦。窦仙童听说陈金定本事高强,也打心底里愿意接纳她。她催促薛丁山:“你早些准备,想来陈家父女很快就要送来了。” 话还没说完,只听炮声连连响起,原来是陈云夫妇亲自带着女儿到了。薛元帅连忙将他们接入帅府,安排筵席。当夜,薛丁山与陈金定成亲。陈金定敬重窦仙童这个大娘,窦仙童也感激她救夫之恩,二人不分大小,以姐妹相称。从此,薛丁山一夫二妻,阖家团圆,全营上下都沉浸在庆贺的喜悦之中。
而那番兵四十万人马,见主将已死,又被唐军杀得七零八落,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而逃。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