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代名相狄仁杰(2)
方忆l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一代名相狄仁杰(2),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方忆lt,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被任命为了宰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当时,朝廷为了戍守安西四镇,大量征发百姓,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狄仁杰针对这一情况,大胆地上表劝谏,同时还提出废除安东都护府,恢复高氏为高句丽的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以及抚慰河北百姓等一系列建议。尽管这些建议未能被朝廷完全采纳,但却赢得了有识之士的广泛赞同。不久之后,狄仁杰又代理纳言之职,并兼任右肃政台御史大夫,展现出他在政治上的多方面才能。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对河北地区进行骚扰,并劫掠了万余名百姓。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率领军队征讨突厥,并赋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突厥军在撤退前斩尽了所有俘虏,从五回道(位于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迅速率领十万大军进行追击,但由于突厥军的行动迅速,最终未能追上,只能退回河北。
随后,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负责安抚河北地区的百姓。当时,许多河北百姓因为曾被突厥胁迫而随从,在突厥退军后,他们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选择逃匿。狄仁杰深入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上奏皇帝,请求赦免河北诸州的百姓,让他们能够安心返回家乡,继续从事生产活动,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紧张局势,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恢复。
晚年生活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晋升为内史,并随同武则天巡幸至三阳宫。在这次巡幸中,虽然众多文武百官都随驾前往,但唯有狄仁杰获得朝廷赐予的一所宅第,其恩宠之深厚,在当时无人能及。同年九月,狄仁杰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武则天为此悲痛不已,下令朝廷停止朝会三日,以示哀悼,并追赠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谥号为文惠,以表彰他生前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德。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成功复辟,为了纪念狄仁杰的功绩,追赠他为司空,这是对狄仁杰生前忠诚与功绩的进一步肯定。景龙四年(710年),唐睿宗继位后,对狄仁杰的功绩依旧铭记在心,因此追封他为梁国公,这一封号不仅彰显了狄仁杰的崇高地位,也体现了朝廷对他的深厚敬意。天宝六载(747年),狄仁杰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位杰出人物一同被列入太庙配享之列,附祭于中宗庙廷,这标志着狄仁杰的地位已经与国家的缔造者和英明君主相提并论,永受后世敬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后晋朝廷对历史上的功臣进行了追封,狄仁杰被追封为太师,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狄仁杰个人功绩的认可,更是对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肯定,他的名字和事迹因此更加熠熠生辉,永载史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