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2章 借宿,花妖小桂,洛水之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莫珺冲着河另一边的小桂招招手,小桂就带着其他徒弟们赶着马车上了赵州桥。马蹄声哒哒作响,车轮在桥面上缓缓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也看到了桥上的车辙印儿和蹄子坑儿,这些痕迹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诉说着赵州桥的古老与坚韧。

过了桥,他们也都观看了石碑,多吉充当小夫子,把刚刚的感悟又讲给了其他师兄师弟师妹们。他站在石碑前,指着碑文说道:“你们看,这上面写的,‘独运巧思,不藉众力,乍观则已骇心目,徐视则愈见精奇’,这不就是说李春师傅的智慧和毅力吗?他一个人就想出了这么巧妙的设计,连神仙都惊叹呢!”

巴桑听得眼睛一亮,说道:“多吉,你说得对!这桥上的车辙印和蹄子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这么多年来,不管多少车马经过,它都稳稳地立在这里,一点儿都不怕。”

卓玛也点头道:“还有那些龙的雕刻,栩栩如生的,好像随时都会飞起来。李春师傅不仅会建桥,还会雕刻呢!”

多吉继续说道:“你们再看这桥的设计,大桥洞上面还有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桥就不容易被冲垮了。这可真是聪明绝顶的设计啊!”

其他徒弟们听了,也都纷纷点头,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他们看着赵州桥,这座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桥,居然蕴含着如此深厚的历史和智慧,让他们感到震撼。

小桂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欣慰。她知道,这些徒弟们已经开始懂得欣赏和学习古代工匠的精神了。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多吉的肩膀,说道:“多吉说得很好,这座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李春师傅的智慧和毅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莫珺也走了过来,说道:“是啊,这座桥见证了千年的风雨,也见证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件事,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徒弟们听了,都深受鼓舞。他们站在赵州桥上,望着远方的山川河流,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这一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要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赵州桥上,桥身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一行人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踏上了前行的道路。而赵州桥,这座古老的石桥,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洨河之上,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类的智慧。

马车上,小桂正在边整理徒弟们采回来的药材,边考问这几个徒弟。她手里拿着一串红彤彤的枸杞,轻轻晃了晃,问道:“巴桑,你知道这枸杞有什么功效吗?”

巴桑挠了挠头,回忆着刚才多吉讲的内容,说道:“枸杞能补肝肾,对眼睛也好,还能增强免疫力。”

小桂点了点头,又拿起一片侧柏叶,问道:“那这侧柏叶呢?”

多吉抢先回答:“侧柏叶能凉血止血,还能清热解毒。师父,上次我们遇到的那个吐血的病人,不就是用了侧柏叶煎的汤药才好的吗?”

小桂赞许地看了多吉一眼,又拿起一颗连翘果,说道:“这连翘呢?”

朗杰想了想,说道:“连翘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上次我们路过那个村子,有个小孩得了咽喉肿痛,师父你不是给他用了连翘吗?”

小桂微微一笑,说道:“你们都记得很清楚嘛。不过,光知道功效还不够,你们知道这些药材是怎么炮制的吗?”

卓玛小心翼翼地说道:“枸杞一般是晒干,然后泡水喝;侧柏叶也是晒干,煎汤用;连翘是晒干后去壳,取仁入药。”

小桂点了点头,说道:“卓玛说得对。这些药材的炮制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步都很重要。如果炮制不当,药效就会大打折扣。”

巴桑突然问道:“师父,那我们采回来的这些药材,要怎么保存呢?”

小桂耐心地解释道:“药材保存也很重要。枸杞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侧柏叶和连翘要晒干后密封保存,防止虫蛀。我们回去后,要仔细处理这些药材,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药效。”

徒弟们听了,都认真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些药材不仅能救人性命,更是他们学医路上的重要财富。他们要像李春建造赵州桥一样,用心去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在医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马车缓缓前行,夕阳的余晖洒在徒弟们的脸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他们一边听着小桂的教导,一边憧憬着未来。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他们也能像李春一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匆匆赶路,马车上的摇铃“叮铃铃”。错过了镇子和客栈,在一个小村庄停了下来。他们找人借宿,找到一位古稀老人。老人颤颤巍巍地点亮油灯,招呼他们在一张小木桌旁边坐下。然后自己去烧水做饭。小桂的徒弟们赶忙上去一起去帮忙做饭。

半个时辰后,徒弟们帮着老人端来了饭菜。蒸的热乎乎的大白馒头,熬的稠糊糊的小米粥,碗里是翠绿的叶子凉拌的菜。都不用问,小桂就知道这是“荆芥,一种药材。”

小桂微微一笑,对徒弟们说道:“荆芥不仅是一种药材,还能做成美味的凉菜。你们看,这翠绿的叶子,配上一点蒜末和醋,味道清新爽口,真是不错。”

巴桑好奇地问道:“师父,荆芥不是药材吗?怎么还能吃呢?”

小桂解释道:“荆芥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它既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在我们家乡,人们常常把荆芥叶子用来做凉拌菜,既能增加食欲,又能清热解毒。”

卓玛也点了点头,说道:“我听师父说过,荆芥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没想到还能做成这么好吃的凉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

江若何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永安当小伙计

港综:我东星新贵,开局灭猜霸

竹清霆

卡牌世界之骷髅卡牌的崛起

吃瓜群众石松

仙帝柳烨归来

会飞的鱼饵

深圳工厂情缘

江南一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