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之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3章 藏地医馆的管理,花妖小桂,洛水之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从巴桑迎娶了汉人女子山药为妻,日子过得日日如蜜,部落里的青年们眼见这般情景,心中皆生了别样的心思,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来援藏的大夫们。

小武与众姐妹们,时常会收到藏族青年们送来的各种小礼物。有时是一束野花,那花儿在山野间自由生长,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娇艳欲滴;有时是一只野鸡或野兔,那是青年们在山林中辛苦猎得的,毛色鲜亮,体态丰盈;有时是一枚木质小玩偶,虽是粗糙的雕刻,却透着一股质朴的憨态;有时是几枚漂亮的石头,圆润光滑,纹理奇特,像是从河床深处淘来的宝贝;还有时是一顶狐狸皮的帽子或围脖,那皮毛柔软厚实,带着一丝山林的野性气息。

朗杰与桑杰,是部落里精通藏语的能人,他们主动承担起给新来大夫们培训藏语的任务。他们耐心地教着一些常用的语句:“哪儿难受?”“这里疼不疼?”“我来给您看看,好吗?”每一个发音,每一个语调,都细细琢磨,生怕大夫们学得不够准确。为了方便大夫们与病患沟通,他们还会将这些语句工工整整地写在羊皮上,配上图,用藏族特有的墨汁,一笔一划,如同在书写部落的传承。若是病患家中有孩子,尤其是那些曾在寺庙出家过、识得藏文的孩子,便能拿着这些羊皮纸条,与大夫们顺畅地交流。

朗杰与桑杰在忙碌之余,还利用闲暇时光,将部落里那些渴望学习的小孩召集起来,耐心地教授他们汉语。他们深知,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孩子们围坐在他们身边,瞪着好奇的眼睛,跟着他们一字一句地学着。从最简单的“山”“水”“日”“月”,到稍复杂的句子,孩子们学得认真,进步也很快。渐渐地,这些孩子不仅能听懂汉语,还能流利地说出来,甚至能用汉字写下简单的句子。于是,他们便成了部落里不可或缺的临时翻译,帮助大夫们与病患交流,也帮助部落与外界沟通。

部落中流传着一个规矩:将来若有人想要前往京城学习,必须精通汉语,能够熟练听说读写,否则绝不允许踏出部落一步。这规矩虽严,却也激励着部落里的年轻人努力学习,他们明白,只有掌握好汉语,才能更好地走向外面的世界,带回更多的知识和希望。

赞普站在部落的高处,望着眼前一片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医馆里,他的儿子和女儿正忙碌着,他们继承了小桂神医的医术,也继承了他的仁心。赞普看着他们,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便是让孩子们跟随小桂神医去学习。如今,一双儿女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少年和少女,他们沉稳大气,聪明睿智,懂得了许多连自己都不曾知晓的知识。待人接物时,他们总是温文尔雅,处乱不惊,仿佛任何困难都无法让他们慌乱。他们不仅能够很好地管理起部落和医馆,还能用所学的知识为部落带来更多的福祉。

赞普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部落的未来,他们将带着部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藏地医馆名义上由赞普和索朗负责管理,然而在日常事务中,真正操劳的却是多吉和巴桑。多吉为人精细,行事有条不紊,他将京城女子医馆的管理经验引入藏地,使得医馆的运转井井有条。每日清晨,阳光初洒在医馆的庭院中,多吉便会召集众人开会。他坐在正中,面容和蔼,声音温和而有力,引导着大夫们交流各自的情况。

“今日住在医馆的病患,病情如何?”多吉轻声问道,目光扫过众人。

大夫们纷纷汇报,有的说:“有一位老阿妈,患了风寒,咳嗽不止,昨晚又添了发热的症状。我已经给她服用了发汗的药剂,今早见她汗出热退,咳嗽也轻了许多,后续还需用些养阴润肺的草药调理。”

有的说:“有个孩子,不小心从山坡上摔了下来,腿骨有些错位。我已经帮他复位并固定好了,但还需每日观察,防止肿胀加剧。”

多吉一边听,一边在羊皮纸上仔细记录,随后总结道:“这几日天气转凉,风寒之症可能会增多,药房要备足解表散寒的药材。另外,那位腿伤的孩子,要特别留意,若是肿胀不消,可能还需用些活血化瘀的药膏外敷。”

桑杰和朗杰兄弟则负责药房的事务,他们每日都会清点药品存量,向多吉汇报。桑杰说道:“药房里的川芎、白芷已经所剩不多,需要尽快补充。”朗杰接着说:“还有些从外地采来的珍贵药材,也快要用完了,需要再派人去采购。”

大夫们也纷纷提出自己所需:“我需要一些黄芪,用于补气固表。”“还需要些茯苓,用于健脾利湿。”多吉一一记下,安排人手去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

江若何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永安当小伙计

港综:我东星新贵,开局灭猜霸

竹清霆

卡牌世界之骷髅卡牌的崛起

吃瓜群众石松

仙帝柳烨归来

会飞的鱼饵

深圳工厂情缘

江南一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