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石苞先破一寨
韩小春偷带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9章 石苞先破一寨,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韩小春偷带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氏不再想这些糟心事,继续劝儿子:
“吴郡朱氏最早也是靠军功起家,我们为何不能效仿?”
“你父当年就是在与魏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这才坐稳两千石的位子,此番丞相西征用兵,机会多得很。”
“处郎若能立功,混个一官半职,再沉淀个数年,争取结交一些吴地大姓,充实家族势力。到那时看他沈、钱二氏还敢欺压我们?”
刘氏一番话可谓是苦口婆心。
正常来说吴地士族豪族对对外征伐之事非常抵触。
因为打仗要死人,部曲死了家族实力就会变弱,然后回到乡里就会被别人欺压。
就算你能打出一波足够上史书的战役,上位者开心了赐你新的部曲,那也只是弥补损失而已,没啥意思。
但若折损过大,那对家族而言便是灭顶之灾。
当年逍遥津一战,凌统带着自家部曲舍命护孙权脱战,死者十之八九。
自己没过两年就病逝了,估计是郁郁而终。
但内斗就不一样了,很多豪族都内心期盼同郡死敌激情造反,然后我出兵灭了你满门,收纳你的部曲、庄客、田产,朝廷还得我赏赐官爵。
对于周氏这种被打压的家族来说,想要继续在郡里混,要么找靠山,要么走军功捷径,否则只会是慢性死亡。
周处可以用父亲周舫这层关系去攀附陆氏,但陆氏现在能帮他吗?
似乎也无能为力。
而如今炙手可热的诸葛恪....
先不说孙吴这个小朝廷还能苟延残喘多久,就算还能撑个数年,有这种嚣张跋扈的权臣,朝廷早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现在,还是别下注了。
..............
江陵。
哗啦哗啦,巨大的水门依次开启,一艘艘战鱼贯而出,在宽阔的水面上聚集。
号声响了起来,战船排列着阵型缓缓向南面的长江而行。
水城内,征南大将军王基登上城头,俯瞰着一切。
北面的河道上船只来来往往,这是从襄阳送来的粮草。
襄阳本就是魏国南线最大的屯田要地,此番襄州军出兵不多,故而把海量的物资都投入到了江陵来。
“中军现在到了何处?”王基问一旁的参军乙修。
“应当还在南下宛城的路上,最快月底可至。”
“差不多了。”王基转过头去,“传令给信陵的石苞,他可以动一动真格。”
“是。”
长江三峡西起西陵,东至巴东,分别是西陵峡、巫峡和广溪峡。
广溪峡又称夔门,唐代以后改为瞿塘峡,沿用至今。
虽说在地界上,吴蜀两国共有巫峡。
但其实蜀军对巫山一带的掌控力度很弱。
即便在魏国吞并建平郡与其接壤之后,他们顶多也就是加强夔门附近防御工事而已,碍于国力,根本无力把手伸向巫峡一带。
江风习习,江面波光粼粼,魏国水师在巫峡里向西而行,畅通无阻。
石苞站在座舰的船头,遥望着前方两岸耸立的山峦。
视野里,远处的江水渐渐分流,左手边是直流,而右手边的主水道则是通往夔门的必经之路。
“来人。”
“将军。”
“传令船队放缓,北岸步骑就位。”
“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