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丰靖安帝
星月掩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大丰靖安帝,胖女穿越还情债农夫相公是皇孙,星月掩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二,朝廷向粮商借粮,凡慷慨出借粮食者,一年内减免其一成税收,并且由朝廷亲赐牌匾,以此彰显其义举,激励更多粮商踊跃参与;
其三,施行南粮北调之法,朝廷向南方百姓借粮。南方此时雨水充沛,并未遭受干旱侵扰,可采用今年借粮、明年豁免公粮的方式,实现粮食资源的合理调配,尽力缓解北方粮价过高的问题。
为防范日后再因天灾导致粮食紧缺的状况重演,戴袀泰进一步提出设立“丰年粮仓”的长远之策。在丰年之时,官府以稍高于市场的价格广泛收购粮食,妥善储存于各地官仓;待灾年降临,便将仓中粮食平价抛售,以此稳定粮价,保障民生。
同时,大力推行“水利互助”举措,以村为单位,有序组织青壮劳力,齐心协力共同挖掘小型灌溉井渠。
在此过程中,官府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部分物料支持,助力乡村水利设施的完善。
为谋求农业的长远发展,戴袀泰建议朝廷设立专门的“农研司”,致力于培育耐旱、高产的优良粮种;鼓励各地乡绅慷慨出资,兴办“农校”,定期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答卷中特别写道:“臣家中亲人于村内尝试种植一季稻鸭共生、稻鱼共生之法,成效斐然。
于稻田之中放养雏鸭与鱼苗,雏鸭活跃于田间,既能捕食害虫,又可疏松土壤,其粪便更是天然优质肥料;鱼苗在水中自在游动,增加水体流动,其排泄物同样肥沃稻田。
一季耕耘下来,亩产粮食达六石有余,且颗颗颗粒饱满。此外,还额外收获鱼、鸭等农副产品,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投入,大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百姓从中获益颇丰。
此模式兼具抗旱保收与多元增收的双重优势,可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作答时,戴袀泰全神贯注,将平日所学、所思毫无保留地倾于笔下,字迹工整有力,透着一股自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