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章 许多调料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2章 许多调料,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一灯阑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外头把白家的饮食忌口传成什么样了!
在周水生看来,右武卫的大锅饭白湛跟着吃两口没事。他不懂健康的概念,但直觉什么辣炒河虾、香辣蟹、辣炒田螺……白湛应该是不宜多吃的。
段晓棠呵呵笑道:“他又不是只能靠喝风饮露才能活的小仙男,有什么不能吃的。”
见周水生对这句玩笑话并无反应,补充一句,“他年轻,扛得住!”
周水生这才恍然大悟一般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换言之,到白隽的年纪,就不能这么吃了。
不过,在大吴本土的观念里,白隽本就是个老人,有些忌讳忌口也是应该的。
今天,段晓棠只打算动嘴,掌勺,不,掌铲的人是周水生。
右武卫火头营做饭的手艺,虽然广受好评,但仍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火头营不追求在豆腐上雕花,亦或将素菜做出肉味这等炫技成就。但学着使用更丰富的调料提升口感,在右武卫愈发富裕的当下,有了实现的可能。
周水生过去只有给段晓棠打下手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一些昂贵的调料。想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亦将持续这种情况。
因为他一旦放开手用,庄旭肯定会咆哮的。
右武卫的火头营,首先是军士,然后才是厨子,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自然就多了。
段晓棠望着大铁锅中被铲子不断翻炒的河虾,扇子在身边扇来扇去,不知是要将扑面而来的呛人香味扇远一点,还是扇近一些。
微微颔首以作肯定,“做这种菜色,就得猛火爆炒。”
“寻常家里用来熬粥的小陶锅,火候压根达不到要求。”
周水生趁着翻炒的间隙,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脸上的汗水。说了一句公道话,“但那样省钱省柴火,还能混个肚饱。”
在段晓棠将铁锅带入营中之前,他们也是这么吃饭的。
段晓棠点了点头说道:“不过铁锅熬粥差点意思,不如陶锅有滋味。”
这会周水生又变换立场了,“但铁锅快啊!”
同样将谷物熬得软烂,陶锅、铁锅需要的时间和柴火,差异一目了然。
右武卫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做饭用的小陶锅,以备不时之需。不过这些锅里都快落尘了,也没派上过用场。
实话实说,右武卫缺乏真正的老饕,这帮人对饭食并不讲究,从没人给火头营传话,非要喝陶锅熬出来的粥。
粥就是粥,只要能入口饱腹就行,苛求是哪个锅里熬出来的,有意思吗?
段晓棠轻声提醒道:“放盐。”
段晓棠又钻进伙房的消息,未必人人都知道,但诱人的香气却如长了翅膀般,飞遍了整个营地。
不到第一锅佳肴出锅,伙房内外便已聚集了各路“探子”,他们打着各式各样的幌子,只为能一窥究竟。
当看到那一锅分量十足的美食时,心中暗自窃喜,显然这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
薛留安安静静地站在伙房之外,抬头望了望天色,心中难得有些坏规矩的念头,比如营中开饭的时辰,可以再提前些。
一看周围几人,大约都是同样的念头。
班师途中少有训练,营中又管得严,可不就惦记着吃喝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