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4章 饶安练兵,大齐好男人,大魔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饶安的征兵活动在各地如火燎原般展开,景程治下共计二十七个县,处处都设了征兵点。
饶安幅员辽阔,人口昌盛,约莫有八十万之众,几乎占据了齐国人口的半数之多。
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征兵提供了丰沛的兵源。
各个县城的征兵点皆热闹喧天。临淄县的征兵处设在县衙前开阔的广场上,广场中彩旗猎猎作响,前来应征的百姓摩肩接踵。
一位年轻的县吏站在高台之上,扯着嗓子大声宣读征兵的优厚待遇,那声音盖过了熙攘人群的嘈杂:“乡亲们听仔细咯!跟着景程大人当兵,一日三餐管饱,每隔10天有肉吃,每月还有丰厚饷银拿!这可比在家务农强太多啦!”
人群里,一位质朴的农夫心动不已,忙对身旁的同伴说道:“你听听,这条件多诱人呐!俺家孩子多,正愁没个好出路,让俺家小子来当兵,说不定能闯出一番大事业。”
同伴也不迭点头:“可不是嘛,景程大人治军有方,跟着他干,咱心里踏实。”
乐陵县的征兵点亦是人头攒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领着孙子前来报名。
负责征兵的将领见状,赶忙上前关切询问:“老人家,您这是……”
老者挺了挺腰板,目光矍铄地说道:“将军,俺孙子身强力壮,听说景程大人征兵,一心就盼着能来报效国家。俺虽上了年纪,但也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
将领深受触动,伸手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称赞道:“好样的,有你这样的后生,饶安何愁不兴盛!”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一个月便过去了,征兵活动顺利落下帷幕。原本计划征兵五万,结果竟招募到了六万余人。
在景程府邸那布置简洁却不失庄重的书房内,烛火摇曳。
景程身着素色长袍,正坐在书案后。
程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份统计报告,单膝跪地,恭敬说道:“大人,此次征兵情况已统计完毕,这是详细报告。”
说着,将报告呈上。
景程接过,展开细细查看,脸上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他抬起头,看向程广,说道:“此次征兵远超预期,成果斐然。只是这六万余人,后续的训练与补给,怕是个艰巨的任务。”
程广站起身,神色认真地回应:“大人所言极是,人数增多,确实增加了不少压力。但这也是难得的机遇,若能善加训练,必能成为一支劲旅。”
景程放下报告,目光坚定如炬,说道:“我要的不仅仅是一支劲旅,而是要将他们打造成真正的职业兵。不是这个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精兵,而是全身心投入军事,以当兵为终身职业的士卒。”
程广微微皱眉,面露疑惑,问道:“大人,何为职业兵?与普通精兵区别何在?”
景程起身,踱步至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指着标注饶安的位置,说道:“职业兵,就是每日心无旁骛,专注于训练与作战。他们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更需掌握精湛的战术技巧,具备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
普通精兵虽也英勇善战,可大多兼顾农事,训练难以做到系统连贯。我们要打破这种旧有模式,让士卒们一心只为战斗,如此方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所向披靡。”
程广恍然大悟,重重地点头,眼中燃起兴奋与期待的光芒,说道:“大人高瞻远瞩,末将明白了。接下来的训练,末将必定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所望。”
……
随着征兵工作的圆满结束,饶安的练兵事宜紧锣密鼓地展开。
这六万新兵,被分散在主城四周的六个大型练兵场进行训练,每个练兵场恰好容纳一万人。
位于主城东侧的练兵场。这里地势开阔,四周被高耸的木栅栏环绕,栅栏上旗帜猎猎作响,彰显着军队的威严。
清晨,阳光刚刚洒下,练兵场上便已热闹非凡。
一万新兵早已整齐集结,其中一千名被挑选为骑兵的士兵,英姿飒爽地站在场地一侧,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不时刨动着蹄子,发出阵阵嘶鸣,仿佛也在为即将开始的训练而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