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广11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观一叶能知秋,察瓢水而知海·内功的原理,修仙修傻了,普广11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普接着问:“那‘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此‘无为’究竟是何境界?”
老子轻抚长须:“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强为。当心中私欲尽除,能依循自然规律行事,顺应天地之道。如春雨润田,不自居功;日月交替,不为而治。此境界中,看似无为,实则万事万物皆在道的运化下自然有序发展,无所不为。”
怡宝思索后又道:“老君,‘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于治国理政有何深意?”
老子神色凝重:“自古以来,那些渴望统御天下之人,如果颁布的政令繁杂苛刻,对民众的骚扰从不停止,致使黎民百姓终日奔波忙碌、疲惫不堪,那么这就是有事情发生了。
像这样一来,民众的心就会逐渐分散离去,国家的根本也将会随之动摇不稳。
相反,如果能够保持一种看似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处理的状态,减轻徭役赋税,给予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得老百姓们都能够安定地居住下来,快乐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各自顺遂心意去过好每一天,自然而然地,整个天下都会心悦诚服地归附于他,这才是获取天下的正确方法啊!
所以说,治理政事的人应当将道义作为根本准则,秉持着清静无为的理念,不去无端滋事挑起争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繁荣,实现天下真正的太平安宁。”
小普拱手行礼:“老君,弟子明白了,为道之人当去繁就简,于世间亦当遵循自然,不可妄动。”
老子微笑点头:“善哉,汝等能有所悟,亦是进益。此后尚需在日常中不断体道、行道,方得真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