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月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5章 “孝”字当头,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碎月愁,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祝老太夫人与夫君成婚多年,不仅可以继续到处跑,还可以随时回娘家长住。
祝老太夫人的夫君也从不介意,祝老太夫人丢下他和孩子,一别两年都不归家。
他只怪自己抢了人家的宝贝女儿,却又总是不得闲,既不能亲自送她归宁,也不能亲自接她回家,闯荡江湖的路上也不能时时陪伴,甚是遗憾。
但祝老太夫人不这么觉得,虽然没有人陪她归宁,但她却可以时时回娘家,虽然没有人接她回家,但她天南地北的跑下来,也从没人觉得折腾。
不仅如此,父母晚年时,她还去陪了最后一程。
哪怕去的那段路担惊受怕,回来的那段路悲痛欲绝,哪怕从头到尾都是她一个人,祝老太夫人也觉得遇见自己的心上人,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
否则,别说这么远的路了,就是眨眼就能到,怕也是要和夫君婆母吵上许久,才能换来与父母片刻相聚。
也正是因为遇上了一个好的心上人,又生在了那样好的人家,所以祝老太夫人的一生都十分有能耐、有底气。
就连远赴江南,去为女儿和外孙撑腰,而后不管不顾住在江南不回,又做主接回赵琳兄弟姐妹这样的大事,祝老太夫人都不需要和人商量。
因她知道自己的夫君一定会同意,因她知道自己的夫君知道这件事,就一定会努力将家中的所有事情摆平。
就算摆不平,祝老太夫人都有带着孩子单过的底气,还有能力。
对于祝老太夫人来说,话已经放出去了,那事情肯定就要办到。
她既然说了孩子不适合在赵家活,那她就一定要替孩子找一个能活的地方。
如果夫家好活,那就去夫家,如果娘家好过,那就去娘家,如果两家都有微词,那就去自己家。
祝老太夫人才不管合不合礼数,对她来说,她的心意,就是最大的规矩。
祝老太夫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喜欢就会胜过所有道理,原则也会抵不过我乐意。”
试问这样一个有能耐、有底气,又有个性的老太太,怎么可能会教养出逆来顺受的儿孙呢?无非是没找到机会罢了。
赵琳兄弟姐妹当年从西北回来以后,可谓是忍了平生所不能忍。
但他们兄弟姐妹之所以能一直隐忍不发,盖因当初年幼,羽翼未丰,而赵老爷又是个偏心的父亲。
是以,赵琳他们兄弟姐妹在祖母、姑母,还有庶母梅姨娘那里,都吃过不少苦。
可不管这三人做了什么,赵琳他们兄弟姐妹都不能说半个不字。
因为“孝”字比天大,因为“孝”字压下来的时候你不认,就什么以后都没了。
当年,要不是祝老太夫人不想折腾了,赵琳他们兄弟姐妹从西北回来的时候,祝老太夫人高低是要跟着再回一趟江南的。
只要有祝老太夫人在,赵琳他们兄弟姐妹但凡受一次委屈,赵老太夫人估计就会被揍一次。
可祝老太夫人当时年事渐高,再加上照看赵琳他们长大成人,日夜劳累,实在不宜再长途跋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