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章 六指奇女的白狐传说,父女一起到达巅峰的小说,坛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三姑挽起裤腿,走进田间,撸起袖子就干起活来。她用六根手指轻轻掐着麦穗,便能准确判断庄稼的旱涝情况。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这片土地就是她的全部希望。王长义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敬佩,他庆幸自己娶到了这么一位能干的媳妇。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姑和王长义齐心协力,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白天,他们一起在田间劳作,施肥、浇水、除草,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晚上,三姑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着一家人的衣裳,王长义则在一旁整理着农具,规划着明天的农活。

不出三年,王家就盖起了一座砖瓦房。檐下,吊晒的红辣椒、金黄的玉米棒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那鲜艳的红色和金黄,就像三姑对生活的热情,永不熄灭。村里的人见了,都夸赞三姑能干,王长义也脸上有光。

大姑娘小婷出生的那晚,三姑还在灶前揉面。羊水突然破了,她来不及多想,就沾着面粉把孩子生在了柴火堆旁。小婷的哭声响亮而清脆,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三姑抱着小婷,脸上满是疲惫,却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轻轻哼着摇篮曲,那轻柔的歌声,像一阵微风,安抚着小婷,小婷在她的怀里渐渐入睡。

二姑娘铃铛,生性活泼,特别爱爬树。有一回,她像只小猴子似的窜上老槐树去摘榆钱。远远看去,她的身影在枝叶间若隐若现,竟被村人当成了狐仙显灵。铃铛站在树上,手里捧着一把榆钱,开心地笑着。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在村子里回荡。树下的孩子们仰着头,羡慕地看着她,叫嚷着让她多摘些。铃铛一边笑着答应,一边灵活地在树枝间穿梭。

最奇特的是三姑娘春灵,她生来眉心就有一粒朱砂痣。接生婆见了,连说这孩子像戏文里的何仙姑。春灵从小就聪明伶俐,她喜欢跟着三姑在田间劳作,也喜欢听老人们讲故事。每当夜晚来临,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春灵总是睁着大大的眼睛,听着那些古老的传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她会问三姑:“娘,白狐真的会报恩吗?”三姑笑着摸摸她的头:“当然啦,就像咱家的故事一样。”

四个丫头片子穿着碎花布衣裳,满沟里嬉笑奔跑。她们的笑声像银铃一般,洒在每一个角落。春天,她们去山坡上采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夏天,她们在小溪里捉鱼,溅起一朵朵欢乐的水花;秋天,她们跟着大人去田里收庄稼,感受着丰收的喜悦;冬天,她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印。

而三个儿子,早跟着父亲开山凿渠去了。姑父常常拍着小儿子东方的后背,满脸自豪地说:“咱家男丁的名号可得响亮,战、训、东方,喊出去震得山雀都不敢来偷谷。”战和训年纪稍大些,他们跟着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烈日炎炎下,他们抡起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着泥土;寒风凛冽时,他们也毫不退缩,双手长满了冻疮,却依旧坚持着。东方虽然年纪小,但也不甘示弱,他拿着小锄头,学着哥哥们的样子,努力干活。他小小的身影,在工地上格外显眼。

三姑和李贺的父亲李海关系十分要好,两家亲厚得就像能穿同一条裤子。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家家户户都为填饱肚子发愁。野菜、树皮成了人们的主食,饥饿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村子。

三姑半夜翻山越岭,背着半袋麸皮悄悄送到李贺家。山路崎岖,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却依旧难以照亮前行的路。三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她轻轻敲了敲门,李贺的母亲打开门,看到三姑疲惫的身影,眼眶一下子红了。三姑把麸皮小心翼翼地压在水缸底下,叮嘱道:“这是咱的救命粮,可省着点吃。”

李贺父亲在村小教书的时候,铃铛抱着铺盖住进了学校西厢房父亲的办公室。每到夜晚,油灯下,舅侄俩一个批改作业,一个纳鞋底。灯光昏黄,映着她们的脸庞,温馨而美好。铃铛一边纳鞋底,一边听姑父讲着学校里的趣事。有时候,她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声在房间里回荡。她会跟姑父分享白狐沟的故事,也会听姑父讲那些书中的奇妙世界。

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姑父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被免去了乡政府的职务,全家只能窝在沟里啃树皮艰难度日。那些日子,乌云仿佛永远笼罩在白狐沟的上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李贺父亲得知后,揣着钢笔摸黑进山,趴在炕沿上帮姑父写申诉状。纸张不够用了,就连糊墙的旧报纸都揭下来,写满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和命运抗争。三姑在一旁,看着李贺父亲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感激。她递上一杯热茶,轻声说:“辛苦你了,大兄弟。”

每年腊月二十三,是两家人最热闹的时候。三姑家的七个孩子和李贺兄妹挤在土炕上,欢声笑语不断。

战拿着竹竿挑着灶糖逗弟妹们开心,灶糖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弟妹们围在战的身边,伸手去抢灶糖,嘴里还喊着:“给我一块,给我一块。”东方裹着姑父的旧棉袄,有模有样地学唱戏。他一会儿挥舞着手臂,一会儿扯着嗓子,那稚嫩的动作和唱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铃铛则偷偷把李贺作文本上的“白狐沟”描成金粉字。她拿着毛笔,小心翼翼地描绘着,仿佛在描绘着心中的美好,白狐沟在她心里,是最温暖的家。

灶台上蒸馍的热气袅袅升腾,弥漫过房梁。混合着三姑用六根手指捏的枣花馍的香甜,把破旧的瓦房熏得暖烘烘的,像个摇摇晃晃的宝葫芦。这时候,连沟底的石头都仿佛被这温暖的氛围感染,变得软和起来。月光洒在院子里,地上像是铺了一层银霜。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他们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就像一幅生动的剪影画。

三姑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孩子们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想起了迎亲那天,自己怀揣着婚书,满心期待地来到白狐沟。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有苦有甜,但她从未后悔过。她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相信,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会越来越好。

夜渐渐深了,孩子们玩累了,陆续回到屋里睡觉。三姑走进房间,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轻轻为他们掖好被子。她走出房间,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天空。月光如水,洒在她的身上,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温柔。她知道,无论未来还有多少风雨,这个家,都会一直温暖下去。就像这白狐沟的月光,虽不炽热,却总能照亮前行的路,给予他们无尽的力量与希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温暖和亲情,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成为永恒的记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之丁二狗的别样生活

老刘家大哥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山猪吃细糠1

印度神话,天帝今天不上班

死三二一

御兽家族:我有一本万灵图鉴

青靖石1

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龙战将

如果时光倒流

风霜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