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0章 太平年,贼天子,漫客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谦低头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话了。</p></p>
他就是京兆人,对于京城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眼下这种局面,他没有任何办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四个字。</p></p>
枝强干弱。</p></p>
朝廷军队的战斗力,哪怕再强那么一点点,有二百多年的余威加持,各大节度使,包括韦全忠在内,都不可能做得这么过分。</p></p>
但事实就是…已经烂到家了。</p></p>
倒不是说武周朝廷无能,历朝历代的末期,莫不是如此。</p></p>
事实上,武周朝廷还能在京城附近,维持十几万人的禁军,已经非常了不起了。</p></p>
当然了,这也可能是京城内部势力互相斗争的结果,毕竟京城本地人,也需要这十几万禁军的“就业名额”。</p></p>
“占了金陵之后,便再没有回头路了。”</p></p>
李云的目光,重新落在这座大城上,然后缓缓说道:“京城那里的乱象,很快就会传到江南来,到时候江东各州郡,多半会再动荡一次,这一次,我这个招讨使衙门,要把整个江东,统统清理一遍。”</p></p>
杜谦微微点头,脸上也重新露出笑容,开口道:“朝廷的那个观察使,年后应该就会到了,等他到了江东,到了吴郡或者是金陵府,见到城里城外都是招讨使衙门的兵。”</p></p>
说到这里,这位杜使君神色变得怪异起来,笑着说道:“表情多半跟我当初刚到越州一般无二。”</p></p>
李云闻言,也回头看了看他,哑然一笑:“杜兄那个时候刚到越州,心里在想什么?”</p></p>
杜谦摸了摸鼻子道:“自然是觉得二郎你要造反。”</p></p>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个反似乎也的确该造。”</p></p>
李云闻言,哈哈一笑。</p></p>
很快,他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开口道:“杜兄现在应该上书朝廷弹劾我了,就说我强占了金陵府。”</p></p>
“朝廷说不定,就会把杜兄调到金陵来做这个金陵尹,正好杜兄正在路上的家里人,也直接赶到金陵来,在金陵过个年。”</p></p>
杜谦看着李云,问道:“那宋祯呢?”</p></p>
“江东那么多州郡,自然有他的去处,不过还是看朝廷怎么安排。”</p></p>
说到这里,李云忽然明白过来,轻声道:“是了,现在朝廷,恐怕完全没有心思,管江南的事情了。”</p></p>
杜谦轻轻点头,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咱们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越州的事情,让许卓二人其中一人去负责,我就留在金陵。”</p></p>
“朝廷现在,也没有闲心来管金陵府的事情。”</p></p>
说到这里,杜谦背着手,看向因为天还没亮,依旧一片宁静的金陵城。</p></p>
“还有十天就过年了。”</p></p>
杜使君神色平静,缓缓说道:“这恐怕是,天下百姓过的最后一个太平年了。”</p></p>
这会儿,凌晨的冬风吹过,李云紧了紧身上的袍子,缓缓说道。</p></p>
“我们治下的江东,要一直过太平年。”</p></p>
“总有一天,天下百姓也会再一次过上太平年。”</p></p>
杜谦扭头看了看李云,随即陷入了沉思,半晌没有说话。</p></p>
李云忽的说道:“也不知周家的那个公子周昶,还在不在这金陵城里。”</p></p>
杜谦想了想,问道:“二郎的意思是?”</p></p>
“我在想。”</p></p>
“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底气,有能力,去见识见识…”</p></p>
“北边的平卢军。”</p></p>
</p>
推荐一本老作者的新书!同时说一下城门的问题。</p></p>
关于南京城门的数量问题,本书的背景类似唐末,但是唐朝具体有多少城门,不太清楚,明朝有十三个门,不过想了想,不太合适,决定改作八个,算是我个人杜撰的。</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