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二日
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第二日,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甚至邀请他的长子去英国访问。</p>
第二天的议题则是海峡问题,英国人和历史上一样提出了共管的提议,区别是提出的人从帕麦斯顿换成了坎宁。</p>
在这个问题上英法态度一致,他们觉得出于为和平着想,列强们有必要以联合声明或者条约的形式达成共识。</p>
历史上是由于英奥坚持,加上法国态度的改变,和涅谢尔洛夫的一顿自杀性操作,才达成了海峡公约。</p>
然而此时奥地利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倒是涅谢尔洛夫有些被人绕晕了,他不得不写信给沙皇。</p>
“我们为海峡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事实上,它束缚了我们的手脚。”</p>
这个时代电报还没普及,长距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是鸽子信。</p>
事实上,由于弗兰茨的影响,此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不准备放弃自己在海峡的特权。</p>
他在回信中写道:</p>
“我们必须保护俄国的安全,奥斯曼帝国的安全,因此黑海海峡不应对任何国家开放。”</p>
当然,与会的各国并不会干等沙皇的回信,所以直接开始了下一话题。</p>
坎宁提出了犹太国的设想,他的主张是:虽然犹太人在欧洲并不受待见,但是他们应有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正好默罕默德·阿里放弃了叙利亚,也许可以在此建立一个犹太国。</p>
听到这话,刚才还很开心的费尔·恰克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p>
他本以为能收回被阿里夺走的土地,可没想到英国人居然要把奥斯曼帝国的神圣领土,划给那些肮脏的犹太人。</p>
犹太人在奥斯曼帝国,同样不太受待见。至于原因么,懂的都懂。</p>
听到将圣地划给犹太人,涅谢尔洛夫坐不住了。他立刻站起来了和坎宁怒目而视。</p>
“我要和您决斗,先生!”</p>
其实基佐对英国人的提议持保留意见,因为法国的天主教势力强大,如果将圣地划给犹太人,毫无疑问会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那他这个外交大臣也做到头了。</p>
而有些实在忍不住打哈欠的瑟维尔显然没有把谈判放在心上,对和宗教有关的话题更是兴趣全无。</p>
奥地利的情况和法国差不多,只是教会最多表达一些不满,并不会拿梅特涅这个首相怎么样。</p>
如果涅谢尔洛夫不出头的话,梅特涅也许会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但现在似乎用不着了。</p>
很快这又变成了,英国和俄国的全面冲突。</p>
坎宁自然不会接受涅谢尔洛夫的决斗提议,毕竟他不想和一个退伍军人对打,如果输了那一定会沦为外交界的笑柄。</p>
但即使坎宁赢了决斗,以俄国人的脑回路,下次多半会派个决斗大师来找回场子,这对于谈判的进展毫无益处。</p>
“我拒绝!”</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