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8章 铜,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奥地利帝国农业方面的发展除了弗兰茨的不断干预和皇家科学会的贡献以外,与两位农业大臣的努力也分不开关系。</p>

汀达尔负责行政管理,孟德尔负责技术的研发。</p>

汀达尔是农场经理人出身,后来发迹成为农业大亨,对农业和市场十分了解。</p>

汀达尔本身并不缺钱,或者说相比钱他更看重权力本身。汀达尔毕生积攒下的财富与奥地利帝国农业大臣的权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p>

现在的他只要一纸公文就能让无数个曾经的他破产,甚至投河自尽。</p>

在汀达尔看来那些为了钱连命都不要的贪污犯才是疯了,当然他也很感谢那些蠢货,否则像他这样的小人物下辈子也不可能混到这种地位。</p>

对于弗兰茨,汀达尔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在后者眼中前者比教会和政府宣传得要更加伟岸。</p>

孟德尔则是和弗兰茨渊源颇深,从最早的培育良种,到后来上大学时来自皇室的资助,前者一直受到后者的恩惠。</p>

在孟德尔和弗兰茨指导下,所有奥地利帝国的农作物和牲畜都在尝试杂交。虽然听起来有些离谱,但实际上却是卓有成效。</p>

孟德尔本人对于生物学还是很有研究,这一世他并没有因为家贫而辍学,更没有去学什么古典哲学,而是一路畅通地在奥地利帝国的最高学府中学习生物学。</p>

此时的孟德尔绝对算得上是专家中的专家,不过所谓技术监督并不是需要他逐个指导农业技术的开发,而是确保这些研究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p>

比如奥地利帝国关于永动机的研究就有几十项,但全部没有通过,因为根据技术官员的审查,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就没有成功的可能。</p>

至于是否会出现学阀这一点弗兰茨并不担心,因为除了一些秘密研究以外,其他的研究都是平行展开的,多部门投票决定,除了弗兰茨以外没有人具有一票否决权。</p>

当然如果实在走投无路,还可以考虑在《自然》、《科学》公开发表文章证明自己。</p>

这些学术期刊弗兰茨会定期邀请一些国外的知名学者参与编撰,想在这上面舞弊的可能几乎为零。</p>

除此之外弗兰茨还引入了学术监督和问责机制,对于学术垄断和学术不端,以及学术造假的行为必须严惩。</p>

养兔业和养鱼业也有起色,但是对比其他畜牧业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看。尤其是奥地利帝国的淡水鱼养殖,一直到现在也没摆脱亏钱的境地。</p>

不过总体来说问题不大,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p>

工业时代奥地利帝国的钢铁需求量猛增,不过随着发电机的问世和制氧技术的进步,奥地利帝国的顶吹转炉法也基本完成。</p>

顶吹转炉法和之前奥地利帝国采用的碱性平炉法(马丁法)相比是全方位的进步,不但效率更高、耗能更低、品质也更加稳定。</p>

唯一的问题是技术不太成熟,时常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故。即便如此,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钢材产量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想象的。</p>

历史上185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225万吨,是法国的四倍,奥地利帝国的十倍,普鲁士的十一倍。</p>

不过此时奥地利帝国的生铁产量已经远超英国达到了惊人的410万吨,所以弗兰茨才敢这样的肆无忌惮大搞建设。</p>

而且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夸张,直到其他国家也开始技术革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

堇缥缃

快穿之现代修真录

笑容逐渐消失

郡主又坏又可爱,夫君们又野又浪

祁祁一

夺命西行:宝图的诅咒轮回

吴道南

无能国君?开局为女巫拆毁大教堂

为蓉心动

80小夫妻:你上大学,我摆摊

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