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改车
怕热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2章 改车,军人的粗大(H)拔不出来,怕热胖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能用吗?”许志玉想了下,继续追问。</p>
思量片刻,宋金维回道:“能用是能用,说是坏了,其实多数只是瘪了、变形了,只有少数是真的出现破损,其他的收拾后还能用。”</p>
“明早装船一并运走!”许志玉没有多考虑,直接拍板了,宋金维也没多问,点头应下。</p>
转了一圈,听见旁边河道上传来不大声响,两人出门上了河堤,一条已经弟兄指引下,停靠在了这里的栈桥上。</p>
如若仔细看,便能看见船尾上还拴着几条粗绳索,拖拽着另两条很矮的船,看着还是铁船,船上有人拿着竹撑为其减速,并调整方位靠到栈桥上。</p>
这是油趸船,叫油驳也行,还分得不是太清楚,反正就是一个船形的油罐,没有上层建筑,也没有发动机之类,用来装油运油的。</p>
平津这里,也是航运贸易的一大中心,但这里,北洋时是各方争斗的焦点,现今也不平静,储油设施这些放陆上,指不准啥时候便出状况了。</p>
不是指这里这种储放设施,平津才多少辆车?这样存放没有太大问题,而耗油大户,是一些工厂跟船只,有些远洋船,油箱里可能都有百吨。</p>
基于上述原因,这边有不少油驳、油趸乃至加油船,做为水上油料加储设施而存在,有情况,设施连同油料,直接拖到、开到安全地界去,免得出现损伤。</p>
油驳油趸这玩意,其制造难易浮动极大,若各类安全设施举措齐全,门槛肯定不低,但又无需动力这些设备,你弄个铁皮罐子扔到水上,也能叫这名。</p>
所以啊!北地的一些船厂,大大小小也仿造出不少这玩意儿,船屁股后所拖拽那两条,便是此背景下所造的小油趸。</p>
花费了些代价,这两条被他们购得,检修并简单改造后,被他们拿来装运油料,停靠好后,有人迅速理着管线直奔仓库,油趸上有泵油的油泵,当然,仓库内也有。</p>
这边,储放在油桶内的汽油,大概有二十多吨,油池内也差不多有这个数,这条管,便是抽取油池内的。</p>
两条油趸不大,也只能储放这个数目的油料,尤其加注后还需运走,再多,拖拽的船也遭不住。</p>
很小心,灯火进行了管制,动作也很轻,几乎没发出什么动静,货场内的油料,便被迅速转移走。</p>
待两个油池油料被抽光,另一条油趸也停好多时,将管线接到这边,不过这一次,用的是货场内的油泵,毕竟是一桶一桶的抽,方便开开关关。</p>
桶盖被小心撬开,管子插入其中,估算了抽取速度,没有弄来照明一一查看,时间差不多便换,再将盖子盖回。</p>
许志玉看了会儿,没啥问题,交代宋金维几句,便离开此地,来到旁边放汽配件的院子,这里还远未清点完。</p>
大大小小的各类零部件,可谓齐全无比,也多如牛毛,估计都能拼凑出整车,但最主要的,存放没有半点章程,清点麻烦得要死。</p>
许志玉看了下,交代几句,便上了另一边的库房,这边已经清点得差不多,大概有二千多桶两加仑装的汽油,还有一千多桶四加仑装的,另外柴油也有不至两百桶,看情况也是卖剩的,都落灰了。</p>
油桶上各种公司的标识都有,很杂,仔细检查一番,发现应该不是原装货,应该是收集油桶后复装用来冒充牌子货。</p>
打开检查一番,质量好像并不是多差,不过,假货最大的问题,是品质不稳定,会给机器带来额外负担,导致各类问题频出。</p>
各个库房都抽检一番,还好,质量基本一致,应该都是正规炼油厂所出,很可能是在流通渠道上出过啥问题,才换皮发卖。</p>
许志玉估算了下,油料并没有百吨这个数目,估计是油料密度稍小,观察时出现误判,加之又兜售了一部分,这里仅存有七八十吨。</p>
别看数目不小,但换算成大洋后,也顶不上头次的抢劫,汽油一升重零点七公斤左右,七十吨也只有十万升。</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因为民国是贫油国,油料依赖进口,价格还是挺高的,哪怕银价上涨,但因车辆增加,加之有人操纵油价,汽油每升依旧在零点五六元的水平。</p>
十万升,也就是五六万大洋,不过那些汽配件市价也不低,像全新的轮胎,这里便有近两百条,这一条便值几十大洋,便价值大千之数,更别说还有发动机之类,林林总总算下来,油加汽配件也上了十万之数。</p>
不过想出手并不容易,尤其很多不易损配件,有价无市,碰上需要的,那就是高价,没有,那它也就只值材料重量钱。</p>
“许队,检查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仓库煤油,数量有几千,不过都是一加仑、半加仑及一升半升规格的包装。”</p>
“…是嘛…”听到手下汇报的这情况,许志玉眼前一亮,这东西不在多寡多大价值,而是它出现在了这里。</p>
这可不同于汽油,在国内,煤油才是油料进口真正的大头,毕竟汽车保有量有限,但煤油,大城市的不少市民,都还在用它点亮家中光亮。</p>
更别说,人数占比更多,没有什么供电的小城小镇乃至农村,得益于国外公司用各种手段推广,国内使用煤油照明的民众占比极大,也支撑起了庞大的煤油需求。</p>
如果说,殷凤海仅是搞搞汽油生意,欧美那些石油公司,看在他背后日本人的面上还可能容忍,但掺合进煤油,那可是触及他们核心利益的。</p>
这一下,他们的行动,就有了更合理解释,如果相关情况传了出去,甚至日本人找上那些石油公司对峙,他们可能都不会出言否认。</p>
别人要卖日本人面子,但不包括他们,日本也是贫油国,对石油需求还远甚于民国,具有拿捏他们的底气。</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