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5章 那便去母留女!【拜谢大家支持!再,儿子日娘章节小说,马空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样的边边角角东西不是什么贵重的玩意儿,</p>
在有心人眼里也是彰显府邸底蕴的。</p>
所以,哪怕是离得远,也有人家来定。这些日子,到了年底,便有不少汴京城里的女使被差遣来到这里拿东西。</p>
刚到未时(下午一点后)</p>
在这宜春巷的深处,</p>
一处小院儿,</p>
杨落幽站在院子门口:</p>
“有劳。”</p>
“辛苦。”</p>
“明日再来。”</p>
说着话,她把手里一串串的铜钱放到了乐师们的手里,离去的乐师大多是年老色衰的,接过钱后纷纷躬身一礼,口中称谢。</p>
待人走完,杨落幽看着院子里的小姑娘微微一笑。</p>
“走吧,咱们去潘楼。”</p>
这几日,有祝庆虎这个汴京子爵和潘楼打了招呼,店小二帮她解围的时候,也能说她是祝子爵看重的了。</p>
祝庆虎不是什么遮奢人物,</p>
但是在那些员外商人眼中,还是有些威慑的。</p>
虽然依然没有多少人听她弹曲儿,但是让她少了许多麻烦。</p>
因为这位行首的曲子是一首多乐器的合奏。所以祝庆虎还给了她些银钱,希望能尽快听到她谱写的《陷阵曲》。</p>
待杨落幽抱着琵琶和小姑娘出了门,回身锁院门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p>
“杨娘子,你这是要去潘楼?”</p>
杨落幽赶忙回身,看清了来人她行了一礼后道:“见过祝子爵。是,奴正是要去。”</p>
“那,一起走吧。”</p>
说着,祝庆虎从马背上下来,牵着马和杨落幽朝巷子外走去。</p>
走了几步,祝庆虎看着亦步亦趋的小女孩儿笑了笑道:“小稚月,来,我抱你到马背上。”</p>
小姑娘听到此话,一脸向往的看着杨落幽。</p>
“这,这如何使得。”</p>
“杨娘子,只是听说了我和父亲的事,您便作下曲子,如此高义,我让您爱徒坐一下马儿又有何妨?”</p>
杨落幽看着自家懂事的徒儿,还有她眼睛里少有的恳求神色,杨落幽笑着点了点头。</p>
小姑娘赶忙绕道祝庆虎身边,然后被他一把抱上了马背。</p>
“杨娘子,关于那场遭遇战,我那日忘记和你说一个人,他叫刘小.”</p>
说着话,三人一马走着,渐渐的走到离巷子口了不过几十丈远的地方,</p>
这里正好是那几家作彩灯年画的门口。</p>
看到祝庆虎这般壮汉大马,来那几家取东西的女使仆役门赶忙相让。</p>
相对而过的人群中,一个女使看了一眼祝庆虎,眼中惊讶一闪而过,然后她停下了脚步,略微迟疑后她转身跟了上去。</p>
巷子口,杨落幽看着自家徒儿道:“稚月,下来吧,祝子爵要走了。”</p>
马背上的小姑娘笑着点了点头。</p>
祝庆虎将小姑娘抱下来后,他在怀里一掏,将一张银票放在了杨落幽的手里道:“这是以后的花销,还请收下。”</p>
杨落幽蹲身一礼道:“奴,那奴就收下了,定会给爵爷一个好结果。”</p>
“杨娘子也是辛苦,那我就告辞了。”</p>
说完祝庆虎便上马离开了此处。</p>
刚才跟来的女使转身进了巷子里,</p>
来到卖年画的门口悄声问了几句,都是街坊邻居,自然是知道杨落幽是干什么的。</p>
‘会弹琵琶’</p>
‘和白高、北辽打仗的那年有的孩子’</p>
‘以色侍人’</p>
‘潘楼卖唱的’</p>
女使将这些记在心里,取了家中管事预定的东西后她便回了府中。</p>
西水门孙家,</p>
也就是徐载靖的姥姥家,随着勇毅侯府越发兴盛,孙家子弟不论是在汴京还是在西军,地位都高了许多。</p>
有徐家的棉花和玉米种子,孙家的田庄出产的东西价值也要比之前种粮食高出许多倍。</p>
所以孙家这些年也买了不少的女使。</p>
那位出现在宜春巷的女使,此时正在孙家一位大娘子的身前说着话:</p>
“奴婢看得清楚,就是咱们家姑奶奶的外甥,姓祝的爵爷,娶的是教咱们家姐儿们认字倪姐姐。”</p>
“你也是个机灵的,此事我知晓了,你也勿要外传!先出去吧!”</p>
“是。”</p>
这位大娘子坐在屋里,思忖了一会儿后便起身朝外走去。</p>
来到自家婆婆的屋里,正好有两个妯娌正在喜笑颜开的和婆婆说着话,</p>
孙家的老祖宗孙顾氏,虽然年纪不小,但看着孙家蒸蒸日上的日子,老人家活的反而更加滋润了。</p>
老人家坐在罗汉椅上,看着进来的儿媳愁眉不展,她笑着问道:“七郎家的,怎么了这是?”</p>
这位大娘子看了看妯娌,就把从女使处听来的事情说了出来。</p>
“婆母,嫂嫂,不论是咱们家,还是侯府可都是没有包养外室的,倪家姑娘还在咱们家教姐儿们认字!这祝家哥儿也是在侯爷麾下,所以咱们是不是”</p>
孙老夫人问道:“听你那女使的意思,那祝家哥儿孩子都有了?”</p>
“是。估摸着是他刚来汴京的时候有的。”</p>
孙氏的一位嫂嫂道:“这,没听说过啊!”</p>
孙老夫人皱眉道:</p>
“去侯府,告诉十娘,徐侯如今是正当用的时候,这种事,她得知道!”</p>
申时已过(下午五点后),</p>
三辆孙家的马车来到了曲园街。</p>
徐家门口的管事看到如此多的孙家人吓得一哆嗦,还以为孙家有什么不好的事。</p>
很快,二门处六位孙家的媳妇气冲冲的下了马车,进了主母院儿。</p>
孙氏的女使赶忙上了茶,</p>
听娘家嫂嫂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p>
七个妇人,叽叽喳喳,一旁的安梅目不暇接,听的一愣一愣的。</p>
‘是个唱的’</p>
‘赁的院子’</p>
‘孩子不小’</p>
“是个姑娘!”</p>
‘就是他的,’</p>
‘都抱到马背上玩耍了,能不是他的?’</p>
‘真真的’</p>
‘弹琵琶的!’</p>
孙氏面色严峻了起来,</p>
“啪!”</p>
孙氏一拍桌子:“这个混小子!我和侯爷什么都不知道!居然都有了孩子!”</p>
一旁抱着狸奴的安梅讪讪的没敢大声说话,只能摸着猫头低声道:“表哥不像那种人啊!”</p>
“十娘,那你让侯爷训斥一下?”</p>
孙氏皱眉叹了口气道:“孩子都有了,训斥有什么用?现在咱们就一起去看看,这女子要是个心思不正的,咱们必须得给倪家姐儿撑腰!”</p>
“以前祝家老爵爷对咱们孙家哥儿可不差,他的血脉也不能流落在外。”</p>
“对!心思不正,咱们就去母留女!”</p>
“十娘,那女子下午到晚上都在潘楼卖艺,离绮云楼这么近,咱们不好去的.要不,明日?”</p>
孙氏思忖了一会儿道:“好!就明日!”</p>
看了看天色,孙氏又说道:“嫂嫂们,不如今日就在家里用饭吧。”</p>
“不用,咱们回家,还要给母亲回话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