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稚子留客
桃李不谙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88章 稚子留客,老公在洗澡我被公干日本,桃李不谙春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稚子留客
一时探春等人从园中出来,甄玉嬛才放开贾琏,与探春等人手拉着手,姐姐妹妹高兴的问候起来。</P></p>
小女儿们喜悦清脆的声音,引过了贾母的目光。</P></p>
看着一堂的孙女、亲戚家的女儿,个个都是明光丽质、模样可人,宛若初春盛景,贾母也大觉养眼。</P></p>
因此笑问甄家太太:“你们几时的船啊”</P></p>
甄家太太知道贾母问的是她们几时回南京,恭敬的回道:“定的是后日上午的船。”</P></p>
其实甄家太太早就归心似箭了。因为太子谋逆身亡之事干系太大,大到她一个妇道人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P></p>
将甄玉嬛许给太子为侧妃说是皇后的意思,事实上甄家自身的运筹才是主要的原因。</P></p>
否则名门闺秀那么多,皇后为何偏偏挑中远在南京的甄家</P></p>
事实上,是甄家在太上皇退位之后,渐感朝中无人照应,因此在为自身寻找后路,才想到了太子身上。</P></p>
将甄玉嬛许给太子为侧妃是早在两年前甄老太太就凭借情份,和皇后通过气了。只是那个时候甄玉嬛还太小,因此才暂且没有提上日程。</P></p>
这也是去年初贾琏到南京的时候,甄老太太一见到贾琏,就急不可耐的让甄玉嬛认贾琏为义兄的原因。</P></p>
她是在为甄玉嬛将来在京城立足谋划根基。</P></p>
也就是说,甄家其实是将筹码放到了太子身上,特别是去年冬甄家奉皇后谕旨带女儿进京议亲之后,甄家和太子府之间的联系,那可是放在了明面上。</P></p>
甄家监管着江南三大织造局,那是出了名的豪富,而太子要培植班底,也需要大量的钱财,这也是两边能够一拍即合的根本所在。</P></p>
原本一切进行的好好的,甄家太太严格按照临行前甄应嘉和甄老太太的交代,和太子府进行接洽、利益关联,畅想着将来成为皇亲国戚,甚至让未来的皇帝身上流淌上甄家的血脉……</P></p>
哪想到纳妃日期和仪程都定好了,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子倒台了</P></p>
这是甄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事,甄家太太当时听到消息,直接就懵了。</P></p>
尤其是听说因为太子一案,牵累的王公大臣不知凡几,连正牌侯爷都死了好些个,甄家太太很怕甄家也步后尘,因此想要尽早的逃离京城,回去请甄应嘉和老太太的主意。</P></p>
可惜的是,圣驾未曾回京之前,她们走不了。</P></p>
圣驾回京之后,从皇后那里得到了庇护,心中稍安,便也没有那么慌不择路了。</P></p>
她早在城门开启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连送了好几道家书,将京中巨变传回南边,算算时间,大概明日应该就能得到家中的回信。</P></p>
将行程暂定后日,便是想着家中若是没有特别的指示,她能第一时间启程回去。</P></p>
贾母可不知道甄家太太归心似箭,她只笑道:“既是后日的船,我看玉嬛丫头和我们家的几个丫头甚是合得来,不如今晚让她留下来,好好和我们家的几个丫头再聚一聚,也算是全了她们一番情义。</P></p>
等明儿,我亲自派人送她回去。”</P></p>
甄家太太道:“这样太叨扰了。”</P></p>
“什么叨扰不叨扰的,你我两家之间,还用论这个。”</P></p>
边上,贾琏看见甄玉嬛瞄过来的目光,将茶碗放下,站起来笑道:“我们老太太说的是。虽然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P></p>
到底相识一场,眼见就要相隔千里,还该让她们姊妹之间好好道个别才是。</P></p>
还请夫人放心,明儿傍晚之前,我定然亲自将玉嬛妹妹送回。”</P></p>
甄家太太自然知道女儿很喜欢贾家,也隐隐猜到女儿对义兄贾琏有些不一样的情愫。</P></p>
若是之前,她还有些拿不定利害。但是此番贾琏一跃成为荣国公,打破了之前所谓“失宠”的传言之后,她自然很乐意女儿与贾琏保持亲近的关系。</P></p>
虽然不知道太子一案最后是不是会牵扯到甄家,牵扯会有多深,但是作为甄家主母,她知道这个时候与能够在圣人面前说上话的贾琏保持友好的关系是肯定没错的。</P></p>
反正女儿目前情况特殊,明日去拜见另外几家亲友时也不便携带,留她在家里她也孤单。</P></p>
既然她喜欢,不如留她在贾家,也算她这个做娘的一分慈爱了。</P></p>
于是在贾琏开口之后,甄家太太也忙站起来应道:“国公爷太客气……既然老太太和国公爷都开口了,妾身要是再不答应倒显得不识抬举。</P></p>
只是让国公爷亲自送她回去是万万不可的,倒折了她。等明晚,我派车来接她就是了。”</P></p>
甄家太太一口一个国公爷显得很恭敬,对此贾琏也没有说什么对方是长辈,不必如此称呼云云。</P></p>
以他如今的身份名位,等闲的辈分关系,早就不适用于他了。过分客气,反而会使得双方尴尬,还会显得矫情、虚伪。</P></p>
于是笑了笑后,转身与贾母说舅老爷难得回京,他得出去陪客,甄家这里就麻烦她老人家接待了。</P></p>
贾母自是让他自去。</P></p>
甄玉嬛听到母亲答应让她留下,心中已然欢喜起来。迎春惜春等姐妹也高兴的拉着她,准备找个角落好好叙叙姐妹闲话。</P></p>
唯有探春在笑推着甄玉嬛的时候,回头望向贾琏离去的背影,眼中浮现一丝失落。</P></p>
谁知贾琏一走,贾宝玉就走了出来。</P></p>
等甄玉嬛很有礼貌的起身给他问好的时候,一直死气沉沉的贾宝玉,脸上才浮现些许笑容。</P></p>
贾母最是好客,定要留下甄家太太用饭。</P></p>
席间,甄玉嬛见贾母竟安排宝钗坐在她身旁,便悄悄拉了拉迎春的袖子,指向那边。</P></p>
迎春立时露出欢谑之色,附耳笑语一句,立马便让甄玉嬛瞪大了美眸,愣愣的看着宝钗,忘记了收敛。</P></p>
她们这般明目张胆的小动作,自然瞒不过席间之人。</P></p>
诸如惜春湘云岫烟等坐的近的,立马便会心的笑起来,并开始交头接耳。</P></p>
其他矜持的,也是面上大有深意的吃着瓜。</P></p>
贾母对于孙女们席间嬉笑也不责怪,只当没看见,在给宝钗夹了一次菜之后,又回头请甄家太太动筷。</P></p>
甄家太太其实也早就觉得奇怪了。</P></p>
她虽然不常来贾家,但女儿回去之后天天给她讲在贾家的事情,导致她也对贾家内宅的事情差不多门清了。</P></p>
贾母最疼爱的除了亲孙子贾宝玉之外,就剩外孙女黛玉,还有侄孙女湘云,至不济还有长得过分可人的宝琴。</P></p>
宝钗虽然行事大方,惹众人赞誉。但不论是血脉亲近,还是贾母的个人喜好,宝钗在贾母面前都排不上号的。</P></p>
只是甄家太太毕竟大族主母,心有城府,即便对贾母的安排感到诧异,在没搞清楚原委前也不会冒然开口询问。</P></p>
此时看席间一众小儿女们的神态,她立马意识到宝钗或许和黛玉一样,也成了贾家媳妇的一员,只是不知道是许了贾琏还是贾宝玉,因此会心的一笑。</P></p>
如此多姐妹兼长辈莫可名状的目光,让宝钗如坐针毡,只能凭借强大的自制力控制着不让自己出错。</P></p>
在她旁边的黛玉虽然是故作木然,不看大家的眼神,但是实则她的余光一直锁定着宝钗。</P></p>
察觉到宝钗的紧张,她嘴角悄然上扬。</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