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往事、仇人
南漪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往事、仇人,女朋友太骚了每次进去都觉得很,南漪漪,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或将那破门关上,撕了被面儿将许鸣绑在椅子上,并将嘴堵了起来。
连椅子带人拖到内室,放在床边儿,自己也倒在床上,睁着眼望着帐子上的花纹。
想到自己在许府十几年苟活,父不父,子不子,不由觉得有些悲凉可笑。
若不是祖母在许府,他早就离开这个地方。
怎还会跟这些人纠缠在一起?
只是若是没有祖母,许或也活不到这么大年岁,怕是三四岁时便殒命了罢。
更别谈什么读书识字,考取功名。
许或八岁才启蒙。
旁的官宦人家的公子,会说话就开始背诗,三岁启蒙,八九岁都已经开始学四书五经,君子六艺。
而许或到了读书的年岁,许济民始终不送他去学堂,也不找先生来给他启蒙。
祖母虽是个乡下老太太,也知道以前在乡下,许济民六岁都被送去了私塾。而现在儿子做了官儿,孙子却八岁了还没读书。
祖母大字不识一个,却也知道,大孙子命苦,自小没了娘,爹也不疼。家中若不让他读书,这一辈子怕都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同许济民说了几回,许济民都不当回事。
于是,许或的祖母狠了狠心,找了根绳子悬在梁上,逼着许济民答应送许或去读书,若是不应,她便吊死在这梁上。
许或还记得祖母站在凳子上,欲将脖子挂在绳套里。
自己被祖母赶出屋子,在窗沿下往里看的情景。
等下人急匆匆将许济民请来,祖母便将凳子踢了。
许济民命人七手八脚将老太太放下来,祖母也不似往日对许济民破口大骂,只恨恨地告诉许济民:“你要是不让或儿读书,今日便是吊不死,老婆子也能撞死、投井淹死。你不要他读书,我便不让你做官儿。”
许济民那时官途正顺,若是丧母,便要丁忧三年。
现在朝中人才济济,许济民只要丁忧,圣上很大概率不会夺情,马上便会有别人顶上去。便是他是平西侯的女婿也不行。
三年过后,谁还记得他许济民是谁?
便是三年后靠着平西侯府的势力再回到朝堂,他以前打拼的这一切,不都成了泡影?
想到这儿,许济民立即便应了下来。
许济民原也没有想过不叫许或读书,只是蒋氏不同意,他便没有再做声儿。
现如今,老娘闹成这个样子,哪怕蒋氏不同意,他也只得将许或送去学堂。
至于能学成什么样子,他从未过问。
蒋氏见许济民不过问他那个大儿子,且那时蒋氏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对许或的关注便也少了。
谁都没想到许或天生早慧,且在读书上天赋异禀。再加上他知道自己在家中的处境,读起书来更是比旁人用功许多。
后来考上了嵩阳书院,因做的文章实在优秀,嵩阳书院的山长还亲自见了他,得到了嵩阳书院诸多夫子的指点。
许或的学识十分好,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一直不愿意张扬。
并将自己的处境对嵩阳书院的山长透露了些,希望山长帮着他隐瞒一二。
山长怜惜他孤苦无依,且家中父母也不明事理,便答应了下来。
直到他中了举人,实在是瞒不住了,许家才知道他在外读书几年,竟已到了如此地步。
得知许或考上举人,平西侯府对许济民发了好大一通火。
当初平西侯府能叫许或活下来,是看在他年岁小不记事儿,又有许或祖母日夜不离,死死护着的份上。
再就是若是许或母子二人双双离世,难免遭人怀疑。便是那白氏,都有许多好事之人怀疑到平西侯府头上,只是没有证据罢了。
如今许或背着平西侯府得了功名,叫平西侯怎么不生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