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昉的上一世
木与东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林昉的上一世,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少妇,木与东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阿巴拉挺好的,如果章骏能坚持住,等他成为公司高管,那时收入就高了。”林昉回道。
“是吗?你怎么知道的?”战宇峰疑惑道。
林昉说道:“我之前跟你也说过,未来科技发展主要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会对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是趋势,我们要抓住趋势。”
战宇峰挠了挠头说道:“嗯嗯,我记得你讲过,但不知道怎么抓住这个趋势啊。”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话在大学里林昉和很多同学说过,不过没人当回事。因为,当时多数同学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什么都不知道。大家连互联网都没碰过,更别说人工智能了。
一直到1996年之后国内互联网开始逐步普及,大家才知道有个东西叫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也仅限于可以发邮件、上网聊天、查资料和下载东西。
林昉是如何在25年前,便认识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呢?当年林昉读过一本书:微软的比尔·盖茨写的《未来之路》,这本书是1996年在国内出版的。
书里讲到互联网、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那我是不是也去阿巴拉应聘?”战宇峰想了半天,怎么抓住互联网的趋势呢?那就去互联网公司呗!
“阿巴拉刚成立不久,也算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它的主要业务是做电子商务平台,不是技术研发,他们现在需要大量的业务,否则很难生存。你如果去了,应该也是做业务跑市场,如果你拉不到业务,就会被淘汰。你还去不?那可是非常辛苦的。你还是算了吧,就回老家吧,找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吧。”林昉对战宇峰说道。
以战宇峰的性格,他还真的适合在体制内工作,他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挺有一套的,至少比林昉强。林昉在学校里就没几个关系好的朋友,而战宇峰则不论和谁关系都处得不错。
“哎——,我家里也是让我回去,我真不想回去。可是,老家就一条破街、从单位到家里,走路用不了十分钟。一条街、一条江、一个广场、一座商场,这就是我们老家的县城,哎!真没意思。”战宇峰垂头丧气地说。
“别灰心啊,你也可以在钱城先找工作,现在各单位都需要计算机人才,事业单位、银行、政府部门,都是有机会的。哪怕是临时聘用,你先进去嘛,后面再考公务员呗。如果在钱城真的找不到,再回老家嘛!”林昉拍了拍战宇峰的肩膀说道。
战宇峰回道:“哎!那好吧。”
说到2000年的阿巴拉,这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互联网公司,与其说是互联网公司,还不如说是帮企业做网上贸易的平台。阿巴拉公司前五六年,主要业务是给中小企业做网站,再将企业信息和产品挂在其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上,然后推广到全世界。为此公司需要大量的企业入驻他们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所以阿巴拉在那五六年里,一直在疯狂地招聘业务人员,去跑中小企业招揽业务。
如果阿巴拉在后期没有做淘淘网和支付平台,阿巴拉这套商业模式,用不了十年将被时代给淘汰。
而那些前期进入阿巴拉的人员,尤其是业务人员,多数成为公司成长的炮灰。人们只看到14年后,阿巴拉上市时,那些拿到公司期权的员工,套现了几百万、上千万。但是,有谁想起当年,被阿巴拉业绩考核而淘汰的,一批又一批的业务员呢?这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林昉对阿巴拉一直不太认同,林昉认为这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工具,只是简单地将商品放到网上售卖的公司,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更不要说科技创新了。是时代造就了阿巴拉,而不是阿巴拉创造了时代。这家公司获得了时代红利和优质资源,却对科技创新贡献很少。
林昉认为只有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才是未来之路。但是,站在千禧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清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