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生态链的围剿与反制
爱吃炒烤羊肉的关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生态链的围剿与反制,陈宇的1983重生之旅,爱吃炒烤羊肉的关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89年深秋,沪市的风裹挟着寒意掠过黄浦江面,天宇电子总部大楼的顶层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陈宇将一份来自国际数据协会的调查报告重重拍在会议桌上,纸张与桌面碰撞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报告显示,欧美六大科技巨头联合成立了“全球数字生态联盟”,以“数据安全”和“技术标准”为由,对中国企业构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封锁墙。
“他们要求所有接入国际网络的设备必须预装联盟指定的安全软件,”陈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这分明是要将我们的工业软件和数据生态扼杀在摇篮里。”
市场总监面色惨白,声音带着颤抖:“陈总,我们在欧洲的订单已经被全部暂停,合作的车企也收到了联盟的警告信。更糟糕的是,东南亚和非洲的合作项目开始出现动摇,有国家提出要重新评估与我们的数据合作协议。”
研发主管紧接着补充:“‘昆仑计划’的工业软件虽然完成了核心功能开发,但在国际认证环节屡屡受阻,联盟设置的技术门槛几乎是专门针对我们的技术架构。”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唯有墙上的电子钟发出滴答声响。陈宇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脑海中飞速盘算着破局之策。良久,他转身开口:“既然他们要打生态战,那我们就以生态对生态。第一,加快‘星火云’数据中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第二,联合国内企业成立‘华夏数字联盟’,建立自主的数据交互标准;第三......”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主动出击,在他们的核心市场撕开缺口。”
当务之急是稳住海外合作项目。陈宇亲自飞往非洲,在肯尼亚的农业产业园里,他召集当地政府官员和合作企业代表,现场演示了基于“星火云”的数据管理系统如何精准监控棉花种植、加工到运输的全流程。“我们的技术不仅能保障数据安全,更能让每一笔交易透明可追溯,”陈宇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反观所谓的‘全球数字生态联盟’,他们的标准不过是披着安全外衣的霸权工具。”
与此同时,国内“华夏数字联盟”迅速成立,三十余家科技企业签署协议,共享专利池、共建测试平台。陈宇担任联盟轮值主席,在成立大会上,他向全球宣告:“我们将推出完全自主的‘鸿蒙协议’,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层,打破一切不合理的技术垄断。”
然而,反击并非一帆风顺。欧美联盟立刻启动舆论攻势,通过国际媒体散布“中国数据系统存在后门”的谣言,同时在wto框架下发起诉讼,指控“华夏数字联盟”构成不正当竞争。更致命的是,他们对天宇电子在海外的数据中心建设实施设备禁运,核心的交换机、服务器芯片等关键部件全部断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