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暗号初显威,群众显智慧,汴京风云录,杵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汴京城的清晨,总是带着一股子鲜活的市井气。薄雾尚未完全散去,码头附近的巷口已经热闹起来。

老王头推着他的馄饨摊子,颤巍巍地支起炉灶,锅里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香菜,那股子鲜香,就算没有馄饨能把几条街外的馋虫都勾过来。

老王头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出身,前些年遭了灾,才流落到汴京城,只好给人家干干苦力拿点微薄的收入。

自从前阵子赵三郎那“小吃摊联盟”招兵买马,他被钱掌柜相中,领了这崭新的推车和家伙什,日子总算有了点盼头。

这摊子虽小,但位置不错,靠近码头,来往的人也都不少,都喜欢来他这儿吃碗馄饨,喝口热汤,吃个饼子,暖暖身子。加上赵三郎那边额外提供的香料配比确实有独到之处,他这汤比别家的滋味更浓郁几分,回头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想起前几天,一个管事模样的后生把他们这些摊主聚到一块儿,神神秘秘地发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短绳子。

“各位叔伯大爷,”那后生清了清嗓子,“为了能更直接了解大家的情况,这是上面想出来的新法子,叫‘平安彩绳’。”

“这红绳呢,代表平安无事,挂在摊子显眼的地方。”这后生指着手中的彩绳说,“要是遇到点小麻烦,自己能应付,或者想提个醒,就换上黄绳。要是……要是摊子遇到了上面大事,情况紧急,就赶紧换上这黑绳!”

“咱们巡街的兄弟们看到了,会直接赶过来。其他摊主也留意一下,及时报告止损,上面有重‘赏’。”这个赏字强调得更有力,大伙儿也不敢多问,只好连连点头示意。

当时老王头心里还犯嘀咕:“这绳子,能顶个啥用?花里胡哨的,别是哄咱们老头子开心吧?”可还是把那几根绳子揣怀里,每日出摊时,在车辕上系了根红色的。

“老王头,来碗馄饨,多加香菜!”熟客的吆喝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好嘞!客官您稍待!”老王头连忙应着,手脚麻利地盛汤。

生意刚开张,热气腾腾,巷口却晃晃悠悠地踱进来几个身影,老王头眼皮一跳,心里“咯噔”一下。

为首那个尖嘴猴腮的汉子,敞着怀,露着胸毛,这不就是前些时日来闹过一回,被石头收拾了的那个“泥鳅”嘛。

他身后跟着三四个同样流里流气的泼皮,一个个歪戴着帽子,斜着眼睛,看谁都不顺眼的样子。

这帮人一进巷子,原本还算热闹的气氛顿时一滞,几个正吃着的客人见势不妙,赶紧埋头吃两口馄饨、喝了口汤,丢下几个铜板就匆匆走了。

泥鳅走到老王头的摊子前,也不说话,只是用那双浑浊的三角眼上下打量着,嘴角挂着一丝不怀好意的冷笑。

“乖乖,这瘟神怎么又来了?”老王头暗道不好,看这架势,绝不是来喝汤的。他一边陪着笑脸,一边悄悄把手伸向车辕。

“爷……几位爷,您们是……喝汤还是?”老王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指头哆哆嗦嗦地解下了红绳,趁着弯腰取调料的功夫,飞快地将那根黑色的短绳给系了上去。他特地让绳结垂下来一点,生怕这绳子不好瞅见。

“喝汤?”泥鳅皮笑肉不笑,“爷今儿个不是来喝汤的,是来要上回的钱来的!”

老王头心里叫苦,但他也没闲着,换着法子拖时间,“这位爷,上回……上回不是已经……”

“……”

“少拿那家伙说事!”泥鳅眼睛一瞪,明显不耐烦了,“老东西,看你这摊子也碍眼,今儿个必须……”

就在泥鳅抬脚似乎想踹翻什么东西的时候,巷口突然传来几声吆喝和脚步声。

“不是说他在城东暂时不会过来吗?”泥鳅看清人脸,转头敲了一下一旁小弟的脑子骂道。

老王头还没看清是谁,就见泥鳅和他那几个手下脸色一变,像是见了猫的老鼠,气焰顿时矮了半截。

他一个月也就能捞个一二两银子,多数只会更少,上回那三百文都快赶上他一个星期的嚼用了,思来想去这才气不过,打算把这笔钱给要回来。

接下来的事,老王头看得有些迷糊。就见几个穿着短打,手持短棍的精壮汉子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三言两语之下,那刚才还嚣张跋扈的泥鳅,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最后灰溜溜地带着人跑了,连个屁都没敢多放。

“王叔,没事吧?”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老王头抬头一看,正是石头,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不怎么眼熟的“保安队员”。石头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挺温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嫡女万福

九重弦

龙凤帝路

唐啸天

天材地宝杂质太多?让我提纯一下

吃了两个包

父母双圣,我却成了雷电法王

诗酒趁年华

军婚十年不圆房,重生改嫁他首长

童雨月

最强战兵

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