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反应比朱棣还强烈,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晚风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深人静,更夫打更的声音传来,三人才猛然发现已到了丑时。

朱瞻培和朱瞻基先后告辞走了。

他们脸上都有些微醺,虽说是在拼酒,但多数时间都在聊天,从商税聊到北征,又扯到朝廷里的大小事,再到民间的趣闻。

不过,他们默契地避开了朱瞻培最近性子大变的原因,也没提他想争皇位的事。

等他们走后,朱高炽才从盒子里拿出药吃了。

药一下肚,他就瞪着眼睛,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感觉特别舒服。

说实话,他的反应比朱棣还强烈。

朱棣是年纪大了,而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积攒了不少毛病。

这次吃了这排毒丹,他顿时觉得轻松多了,效果比他调养两年还好。

跟朱棣一样,他也好奇这药是怎么来的,可朱瞻培又是含糊其辞地搪塞过去了。

几天后,大军出发往北走。

朱棣没一直骑马,而是骑一阵就换马车,毕竟现在身子经不起长时间骑马。

若不是朱瞻培的药,他可能全程都得坐马车。

大军速度快,坐马车也不太舒服,所以朱棣只能这样保证体力。

朱瞻培和朱高煦在他坐马车时,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护着,他骑马时,两人就在他身后不远处跟着。

这是朱瞻培穿越到明朝后第一次出京城,路上人不多,但塞外景色很有味道。

朱瞻培一路都在看这些美景,骑在马上看着前面开阔的天地,内心兴奋得很。

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打仗,平时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他,对战争的理解全是从电视和国际新闻里来的,没亲眼见过战争的残酷,所以多少有点紧张。

毕竟战争总和流血、死亡挂钩。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融合了杀神模板,他激动的心情远远盖过了紧张。

几天后,大军完全离开了中原,到了草原。

前方侦察兵和先头部队不断送回消息,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好几条。

朱棣根据消息调整部署和战略。

当时,朱棣、朱高煦、朱瞻培和将领们都在朱棣的大帐里商量战事。

突然,一个士兵跑进来,“报告!前方侦察兵有消息!”

朱棣表情严肃地说:“说吧。”

有探子来报:\"阿鲁台带着人马跑到答兰纳木儿河边去了!\"

话音刚落,营帐内便爆发出一阵哄笑。\"这阿鲁台也太怂了吧?连打都没开始就开溜了?\"

\"哈哈,肯定是知道自己不是咱们大明的对手,听见风声就跑了!\"

\"就这胆量,也敢来找麻烦,真够丢人的!\"

\"对付这种怕事的家伙,根本不用费劲!\"

将士们对阿鲁台的表现嗤之以鼻,笑得前仰后合。

这次北征,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收拾阿鲁台。

没想到还没交手,他就先跑了。

这让朱瞻培微微皱眉,虽然阿鲁台逃跑让他松了口气,但这也让明军显得有些没面子。

结果,不但没能轻易制胜,反而在阿鲁台面前吃了亏。

将领们一个个都急了,纷纷请战。\"皇上,让我去教训阿鲁台,给他点颜色看看!\"

\"我也去!这么个小角色,哪轮得到金老将军出马!\"

\"皇上,我对草原地形熟悉得很,一定能把他围得死死的!\"

营帐内顿时响起一片请战声。

在这些武将看来,阿鲁台就像一块唾手可得的大肥肉,第一仗一定要打得漂亮。

而且,阿鲁台逃跑的样子让大家觉得他不堪一击。

于是,每个人都争着想要立下头功。

朱棣听着这些请战声,却摇摇头下旨:\"告诉阿鲁台,只要他本人认错,其他愿意投降的,我们都欢迎。\"

这一道圣旨可以说是给阿鲁台埋下了隐患,挑拨了他的手下关系。

如果内部闹矛盾,阿鲁台更可能投靠大明,这样明军就能轻松取胜。

许多将士听后都拍手称赞:\"皇上英明,咱们就等着看戏吧!\"

就在朱棣准备行动时,朱瞻培突然站出来,一脸严肃地说:\"陛下,此事还得三思!\"

他没叫朱棣皇爷爷,而是直接称其为陛下。

毕竟在军营里讲求规矩,不能因为是朱棣的孙子就乱了秩序。

朱瞻培一开口,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那眼神里既有怀疑也有轻蔑。

在他看来,朱瞻培不过是乳臭未干的小子,又没打过仗,哪懂什么军务大事。

而那些武将本来就很支持朱高煦这样的军人出身的皇子。

看到朱瞻培站出来,有些人心里就不爽了。

这家伙长得倒是挺帅的,但在这里指手画脚,实在让人看不惯。

皇帝朱棣在这里,大家都憋着没说话。\"瞻培,你心里是不是藏着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朱棣小声问。

朱瞻培一本正经地说:“咱们对草原不熟悉,可阿鲁台对这地儿熟得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亲妈重生后,科研养娃两手抓

锦禾

魂穿女将军,我生三胞胎打天下

蓝色的帅

全民转职宝藏猎人

武道说书人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会做饭的武曲

火影之我真不是宝可梦

酉时二把刀

百世飞升

白眉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