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灭鞑靼,不打怎么灭?
晚风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 要灭鞑靼,不打怎么灭?,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晚风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瞻培笑着回道:“二叔,咱们老跟着瓦剌跑,要是到了冬天,后勤跟不上,瓦剌和鞑靼知道后。”
“难道就不会打咱们大明的主意了吗?”
朱高煦的脸色越发难看,发现自己根本辩不过朱瞻培,心里堵得慌。\"再说了。”
朱瞻培环顾四周将领,最后看向朱棣,“谁说我们必须跟鞑靼开战?”
有将领忍不住问:“五皇子要灭鞑靼,不打怎么灭?”
其他将领也一脸疑惑,不知道朱瞻培的意思。
朱瞻培不理那个将领,直接对朱棣拱了拱手:“我想做使者去趟鞑靼!”
话音刚落,营帐里所有人脸色都变了,随后传来一阵将领们的窃窃私语。\"这五皇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怎么又要灭鞑靼,又不去打仗?”
“真是想不明白,难道鞑靼会自己投降?”
“可能是这小子年轻气盛,急着想立功,到时候出了事看他怎么办。”
“没错,他以前也没打过仗,这么个新手,难道真能不动一刀一枪就灭了鞑靼?”
“虽然他说的有道理,一直追瓦剌不是长久之计,但现在去打鞑靼也不是好事。”
“不过,看他的样子像是胸有成竹。”
“装得再像也没用,真成了再说,别到时去了鞑靼,没灭了它,先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将领们说话时,因为朱棣在场,都压低了声音,至少朱棣是听不见的。
不过朱瞻培就在他们中间,对大家的怀疑甚至是轻蔑好像完全不在意。
朱棣看着朱瞻培,没说话,脸上写满了沉思。
就连他,也搞不懂朱瞻培为何这样说,他究竟想做什么?
听到这些议论,大部分将领都不看好朱瞻培,朱高煦却很开心,原本阴沉的脸色也好了很多。
他瞥了朱瞻培一眼,冷冷地说:“瞻培,这里不是闲聊的地方。”
“在这里商议大事的地方,别乱说话。”
“这里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整场战争的局势,要好好想想。”
将领们交谈的时候,因为朱棣在场,都压低了声音,至少朱棣是听不清的。
不过,朱瞻培就站在他们中间,对于大家的怀疑甚至鄙视,好像完全没受影响。
朱瞻培提出的建议显得太轻率,大家都这么认为。
不过奇了怪的,或许是因为他体内有了什么特别的东西,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涉及这类事情,但他对战争形势看得格外透彻。
他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如何让明朝在这次北伐中占据优势。
那些将领对他满是质疑和不屑,朱高煦也对他冷嘲热讽,可朱瞻培根本不在意。
他直视朱棣,语气坚定地说:“皇上,我心里有谱,您只需相信我就行。”
朱瞻培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各种表情交织。
战场上不是儿戏,尤其是朱瞻培从没打过仗,即便朱高煦这样的老手,朱棣也不可能会仅凭这句话就答应。
然而,朱棣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意外。\"你有多少把握?”
不仅是那些将领,连朱高煦和朱瞻基都震惊了。
朱瞻培迅速回应:“九成!”
其实,凭借系统,朱瞻培很有把握,但他说得太过绝对反而不好,所以留了一成余地。\"瞻培,你明白一个将领的决定有多关键吗?”
朱棣的语气平静。\"是的,我明白,作为将领,每一个决定都要对士兵负责。”
朱瞻培眼中闪烁着光芒,坚定地说:“皇上,我绝不会拿士兵的生命冒险,也不会随便下决定。”
“这事我包了,我们大明的军队必定有所斩获。”
“请皇上相信我!”
朱棣思考片刻后直接拍板:“好!朕信你!”
话音刚落,所有人目瞪口呆。
仅仅凭借朱瞻培的几句话,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朱棣就完全相信了他,并答应了他的请求?
其实,朱棣想起之前的商税改革,当时他也很怀疑朱瞻培的提议,差点否决,结果最后竟成了奇迹。
还有那颗神秘的药丸子,这些都让朱棣对朱瞻培充满兴趣。
这次,虽然朱棣不清楚朱瞻培的具体计划,但他有种预感,朱瞻培不会让他失望。
他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会对一个晚辈如此信任,但他内心的感觉告诉他,可以相信朱瞻培。
……
朱棣的直觉曾多次救过他,所以他决定听从直觉,这次相信朱瞻培一次。
朱高煦满脸的震惊,随后朱棣的话让他如坠深渊。\"朕下令,任命副将朱瞻培为先锋大将,同时兼任鞑靼使者,率两万精兵前往鞑靼。”
“此次任务的所有事务,朱瞻培均可自主决定!”
这话说出来,整个营地瞬间沸腾了!
帐篷里那些将领们几乎没有一个能接受这个安排。
顿时,场面变得怪异起来:所有人都露出惊讶和不满的表情,却又没人敢站出来反对,一个个憋得满脸通红。
在这帮人中间,朱瞻培和朱棣却显得格外平静,两人低声聊着什么。
朱棣直勾勾地看着朱瞻培:“瞻培,这次全靠你了,别让我失望。”
朱瞻培盯着朱棣,神情严肃至极,突然跪下说道:“臣必不负圣望!”
看到这一幕,朱高煦本来想说话,可刚迈出一步就被朱棣一眼瞪了回去,硬是把话吞了回去,连半个字都没挤出来。
就连汉王都不敢发声,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棣平日里威严十足,在军事方面更是才华横溢,所以尽管现在大家都心有不甘,却没人敢反对,只能默默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